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野行(1)
那伙長瞬間酒醒,趕緊解釋:「我不是不懂嘛......若說之前忙碌還是為了救災,現在呢?現在都七月了,再怎么忙,這地里也就這樣了吧?為啥還要整這個災情視察啊?」
這次輪到那趙大參笑了下,第一個爽朗來答:「老王想
少了.....」
「自然是想少了,不然咱們一起做的伍長,你都大參了,我卻還是伙長。」王伙長也趕緊笑。"反正哪里有你快腿趙想得多?」
「我只是腿快,如何想得多?想的多也想不懂啊?道理都是臺里聽這些讀書人說的。譬如今日這個事情,就是小劉文書當日與細細我講清楚的。「趙大參指著身側搭檔笑道,然后旋即肅然。「他說啊,自古以來,災荒這個事情,都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之前救災是為了減天災,現在去探災是為了少人禍....」
眾人齊齊一肅。
而接下來,趙大參果然是指著小劉文書說出了一番道理。
先說的是旱情本身。
首先,是這次旱災的規模特別大,所謂基本上覆蓋了近畿、東境、河北、江淮,影響范圍多達七八十個州郡。
其次,是這次旱災的情況非常復雜,東部沿海地區普遍性好一些,淮南好很多,近畿到了漢水一帶稍好,最嚴重的則是河北中西部,東境西部、淮西、近畿東部地區。
而放在黜龍幫的核心地盤這里,旱情也同樣復雜和混亂,東境跟河北不一樣,登州跟東郡不一樣,渤海跟平原不一樣,包括同一個郡因為有沒有挨著主要河流,有沒有及時得到灌溉,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說完這些,趙大參才開始說起了這次的差事:「首席還是龍頭的時候就定下了幾個根本的規矩,其中一條最重要的,叫做賦稅徭役公平......而現在一出這個旱災,秋后肯定要適當減一減賦稅,比如說,收成未過半的,那就要免了;一成以內的正常收;兩到三成的,也要有對應的減免......但剛剛也說了,旱情這么復雜,全靠地方官來報,這就很麻煩了。」
「我曉得了。」聽到這里,那王伙長恍然大悟。「是怕地方官多報、亂報!到時候繳不上賦稅,沒了明年軍糧!」
眾軍士也都恍然。
「不錯。「趙大參嘆了口氣。「不過,我親耳聽首席跟陳內務說,他最怕的其實還是少報災情,甚至不報.....」
除了幾名參謀、文書,軍士們各自詫異。
劉文書終于忍耐不住,冷笑一聲:「莫忘了大魏朝先帝爺的時候,不都是不報、少報嗎?遭了災不報,苦一苦老百姓,賦稅收齊.....反正政治清明,比不上關隴人升的高,卻升的一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