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俠客行(7)
“……”
“馬匹是什么馬?用的什么飼料?”
“……”
點起火盆的永久性的營寨大堂內,李定跟程知理,以及李定臨時提拔的幾名蒲臺本地的官吏、軍官,正在那里議論紛紛,張行一開始還能強迫自己去理解,后來就聽得有些似是而非了,再加上被火盆烤的發軟,以至于稍微顯露出了一點倦怠之色。
反倒是小周,時不時還能插句嘴。
不過,他張老三便是再糊涂,也曉得這類東西才是戰前最要緊的東西……實際上,早年曾身為某乎大V且不提,便是看過的一些高端網文都會說,每晚上能泡一次腳的軍隊在封建時代幾乎是無敵的……對此,張行一開始還將信將疑,但是等到參與了一場西行,一場東征,就立即醒悟過來,這話是異常準確的。
原因無他,在這種人身依附為主的時代和體制下,想要公允的給整個部隊、尤其是最基層,提供充足的后勤,本身意味著太多東西了。
能做到這個東西,你修行者也罷,專業技術官僚也好,基層作戰士卒也成,都會團結到你身邊的……說句不好聽的,這種隊伍,因為洗腳被突襲打敗了仗又如何?肯定也能卷土重來的。
那就真有點仁者無敵的感覺了
事實上,張行在西巡的前半段還能努力讓伏龍衛們泡上腳,后半段就不行了,到了三征東夷的時候,就更是一塌糊涂。
故此,他歷來曉得其中的艱難,也曉得其中的利害。
當然了,燈火下,聊來聊去,最終還是聊到一些張行稍微能夠理解的范疇了。
“這一仗具體怎么打呢?”小周忽然來問。“李四爺可有決斷?”
“兵法上來說,講的是一個因地制宜,臨機決策,但大略上來說,自然是誘敵深入,然后十面埋伏了。”戴著武士小冠卻披著布衣的李定脫口而對。
周圍幾人,包括李定自己的下屬,全都沉默一時,這倒不是說這個世界沒有十面埋伏的典故不好理解,實際上之前江南八大家虞顯便有類似典故。
只不過……
“我們有五千步卒,八百騎兵,對方兵力雖然不曉得具體有多少,可怎么也是我們的七八倍,甚至十來倍,他們對我們十面埋伏倒也罷了,我們如何能十面埋伏他們?”程大郎認真來問。“李四爺可是有別的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