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振臂行(7)
張行與五千援軍的抵達徹底改變了局勢,所有人都意識到,之前那種不尷不尬,且很可能導致玉石俱焚的糟糕情境將一去不復返,因為有了主動權的黜龍幫義軍可以做太多事了……或者干脆一點,濟陰大局,八成已定了。
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以為,之前那種不尷不尬干脆是不存在的,義軍根本就是胸有成竹,不想濫殺無辜,所以才忍耐至此。
轉過頭來,主帥李樞沒有絲毫停頓,立即派出一名本地人為信使入城,向濟陰太守宋昌重申了那份議和條件——現(xiàn)在開城,既往不咎,諸官禮送出境。
至于不開城的后果,這一次意外的沒提,反而明確提及了義軍的下一階段軍事計劃,如果今天之內(nèi)宋太守不開城,城外義軍也不會強攻,而會讓單大郎與王五郎兩位本郡大豪明日一早出動,去分兵六千眾,掃蕩單父、成武、金鄉(xiāng)、周橋四城。
從而確保濟陰郡城被徹底包住,并御可能的梁郡援軍于外圍。
城內(nèi)什么反應暫時不知道,但是義軍這里卻明顯有條不紊起來。
雙方河畔會師,果然是五千余人來自五個縣,然后就地外圍立寨,分為五營。
立寨之后已是午后,復又宣布在晚飯之前額外加餐,以慰勞援軍與辛苦協(xié)助立寨的圍城部隊,煮的是魚羹,熬得是魚湯,多放醬醋和姜,加每人一個餅子,對于每天兩頓飯的普通基層士兵而言,這種基本上只能算嘌呤湯就餅子的待遇無疑是一種額外的勉勵,所以難得振奮。
接著,張李兩位龍頭,聯(lián)攜幾位大頭領、頭領,以及各級軍官,就勢巡視營寨,鼓動這些義軍士氣,甚至故技重施,讓他們以營為單位,內(nèi)部放肆唱歌……混亂而嘈雜的本地歌謠聲中,濟陰城頭顯得格外沉寂。
“他們熬不住。”
來自匡城的頭領邴元正放下湯碗,冷笑四顧,得意之態(tài)怎么都藏不住。“城內(nèi)守軍根本都是本地人,宋昌父子和劉賁想守,下面的軍心散了,他們又能如何?此城旬日內(nèi)必下,屆時濟陰郡、東郡也將盡入我義軍之手。而以濟陰每縣再出千余眾,足可輕易連兵兩萬。然后便依著之前議論,夾大河與濟水,從容東向,勢如破竹,貫穿東境,將天下分隔,大勢卷起……到那時候,便是真龍神仙下凡又能如何?”
“邴兄此言差矣。”另一位頭領楊得方捻須以對。“就大魏在東齊故地作的惡,真要是神仙真龍下凡,也是要助我們的……四位至尊在上頭看著呢,天下可沒有失德的至尊……你們沒聽說嗎?那位圣人之所以匆匆掀起三征,乃是他為君之道的通天塔平地塌了,不想為人所知,結果一轉江都,剛剛重修的塔又塌了。”
周圍一片轟然,立即議論紛紛,便是王叔勇與單通海也都詫異一時,雄伯南更是忍不住直接追問。
氣氛一時顯得格外融洽,甚至有些火熱。
倒是張行與李樞,依舊面色如常,并忍不住對視了一眼,然后,立即看出了對方的意思——就這種一朝得勢便洋洋的姿態(tài),這幾位讀書人,恐怕不比那幾位土豪出身的頭領好伺候。
但是,還能如何呢?
到了傍晚,一場氣氛極佳,連單通海都知趣到假裝自己族叔一事根本沒發(fā)生的會師宴,成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