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雪中行 (3)
時間來到臘月下旬,拱衛著中宮的龐大隊伍已經越過了梁郡郡治宋城,而這多少讓隊伍里的一些人有了點心態上的變化。
然而,這些心態上的變化又是看人的。
東都出來的人是一個想法,梁郡這邊的人是另一個想法。
東都內里也分成紫微宮出來的人與靖安臺出來的人,梁郡的人也分為上頭空降的官員和本地出身的中下層官吏軍務,甚至還有郡卒與屯軍的區別。
每家心思都不一樣。
要是以為就這樣就行了,那也是太天真了點。
須知道,即便是同一個小團體,隊伍里的高層、中層和底層也都完全不是一個心思,個別人的心思也都不同。
這一點,看看黜龍幫的烏合之眾們也是能見一些端倪的。
不過,且不提那些中上層的精英官吏們如何心思紛雜,只說最下層,無論是東都出來的還是梁郡本地的下層,無論是宮人內侍還是民夫軍士,卻居然在離開了宋城后漸漸統一了思想。
無他,路越來越難走了。
只是稍微暖了一兩日而已,而且也沒有暖太離譜,早晚依舊冷的要命,但從中午以后到傍晚之前,隨著日照的積累,原本堅硬的下層積雪便開始松軟起來。然后隨著這么龐大的隊伍行駛過去,往往只是開頭幾十輛車子駛過去,就能使路面上鋪滿了某種匯集了雪水、泥水、冰渣的奇怪混合物。
兩三萬人的隊伍,不是每個人都有車馬可以乘坐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鹿皮靴的,即便是宮里出來的,也多是布鞋,被臨時征召的民夫更是一開始便揣著草鞋過來的……布鞋、草鞋很容易便濕透,甚至被冰層割破,車輛也開始更頻繁的打滑、失陷、毀壞。
而到了晚上,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入城或者進入道路旁市集、莊園的歇息的,大多數人只能努力拖出一些車子,圈成一圈以作擋風,然后點起炭火木柴,挨著牲畜或者相互靠在一起取暖,有些人,連擋風的車子都無……但無論如何,好不容易趁著灌一碗熱湯的空隙烤干了鞋子,卻發現鞋子早已經跟泥水板結成了一塊。
于是第二天一早,鞋子更快被泥水浸透,甚至直接毀壞,部分停在路上的車輛更是跟泥水凍成一塊,推拉都難。
這時候便是病倒,累倒,再難抵御嚴寒,更無法行路。
所謂非戰斗減員嘛,大多是如此來的。
沒有刀兵,沒有侵襲,甚至沒有雨雪寒暑,硬生生走路都要減員的,遑論這個時節,這個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