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臨流行(7)
白有思在倉城支教,剛剛去瑯琊安置知世軍回來的雄伯南當仁不讓,可素來有擔當的紫面天王想了一會,卻緩緩搖頭,說了一句廢話:“東夷來使還是要重視的,請進來問清楚來意,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
這委實是一句廢話,但其他人也沒有多余反應,便是素來在意這些東西的謝鳴鶴也因為剛從河北回來,心中有事,只是擺手敷衍。
這倒不是大家顢頇,而是說東夷跟黜龍幫之間委實麻煩……所謂立場麻煩,具體事務麻煩,什么都麻煩。
比如說,大家都是反魏的,照理說應該是盟友。可實際上,作為迄今為止從未成為中原皇朝一部分的邊緣地域,雙方屢有戰事,東夷在東境這里明顯是是有一層敵國色彩的,黜龍幫很難接受跟對方達成同盟、接受援助什么的。可話又得說回來,必要的公平貿易,正常的交流似乎也少不了。
同時,你還要防著對方,畢竟人家是號稱五十州的龐大軍政實體,說不定真存了進取中原的心思,到時候,東境就先得挨揍。
除此之外,幫里甚至還有些人覺得,東夷數千年來不斷接納中原殘留勢力,實際上已經完全與中原同文同種,防備也好、結盟也好,只按照實力對比來調整就行,到了一定份上,甚至可以當做進取方向來做考量。
這種認知混亂,對于剛剛起來的黜龍幫而言尤其嚴重。
具體到一些特定事物上也很麻煩,最麻煩的就是人口流失,這也是一筆爛賬。
進軍登州和瑯琊之前,張行和雄伯南便已經察覺到了一些事情,占據了登州和瑯琊以后,此類事更是徹底浮出水面:
瑯琊的很多沿海幫派,都有東夷人扶持的影子,你要說這些人是為了東夷擴張和反攻中原做閑棋,可能是有的,但此時此刻,真真正正形成問題的,就是這些幫派,以及一些正常從落龍灘以及海上往來東夷商隊,之前一年,一直在半公開的轉運人口。
具體來說,是將東境的人口轉運到東夷。
流失人口當然是壞事,但是考慮到之前的戰亂,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很多人其實都是自愿的,他們是帶著避亂心態主動去的,而不是簡單的掠奪販賣。
而與此同時,黜龍幫必須面對另一個殘忍的現實在于,今年的秋收,東境東半部和登州地區,其實已經受到了相當的影響,如果那些逃走的人真的一股腦全回來,他們也未必真能養活那么多人。
回來了,很可能連這批算是戰略儲備的陳糧都無了,到時候不說出擊,連防御戰都要緊巴。
更重要一點是,黜龍幫也無法保證戰亂會就此消失。
雄伯南之前專門留意和處置過此事,但最終結果是不了了之,因為真不知道該如何討論。
“那就請上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