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山海行(34)
眾人一面醒悟,一面卻又對徐大郎這般主動且直接下令感到不太適應(yīng),尤其是幾位年輕的大頭領(lǐng),唯獨這個時候委實是非常之時,倒也來不及計較,卻是紛紛看向了張行。
幾位北面援軍首領(lǐng)此時也不開口,也只是來看張行……有些東西不言自明,他們也是經(jīng)驗豐富之輩,當(dāng)然能察覺到一些氣氛和背后代表的東西,卻有些松了口氣的感覺。
“之前便說了,徐大郎管軍務(wù),我和雄天王不插嘴就按他的方略來做。”張行立即做了脫手掌柜兼撐腰之人。“就按他說的辦!其余人繼續(xù)點查部隊,收攏潰兵!”
“務(wù)必派出充足騎兵,封鎖消息,控制敵軍哨騎。”徐世英隨即追加。“借尉遲將軍生力軍,請你親自帶隊去!”
尉遲七郎可沒有那么多心思,此時得了令,反而振作,其余人也都奉命去忙。
而到了當(dāng)日下午,日頭尚在的時候,外出查探消息的三人便依次折回,帶來了確切的情報。
“紅山?jīng)]有埋伏。”賈越言簡意賅。
“東都軍崩了,太原軍在一路向南收攏部隊,似乎有趁勢攻擊李龍頭的意思,我分身乏術(shù),而且估計已經(jīng)來不及去通知了。”伍大郎明顯有些焦躁。
“有沒有去黑帝大觀?”馬圍插嘴來問。
“沒有,不敢暴露。”伍大郎立即作答。
“那就好。”
“戰(zhàn)場那邊沒人,除了些許武陽郡的民夫和本地百姓在撿拾殘余軍資,幾乎空空蕩蕩。”王五郎等兩人說完方才向張行匯報,卻顯得神情猶疑。
“紅山?jīng)]有埋伏是沒問題的。”就在張行身側(cè)坐著的徐世英蹙眉道。“太原軍回身打李龍頭是個大問題、天大的問題,但咱們鞭長莫及,而且正是因為他們要打,我們反而要趁機做點事情驚動他們才對……可戰(zhàn)場那里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沒人鎖這個口子?”
“是因為東都軍崩的太快?沒人管?”伍大郎猜度道。
“那還有崔儻呢……他不派人維持?白橫秋走前必然會有吩咐的吧?而且別人都好說,崔儻這次相當(dāng)于叛,他知道我們不能容他的,怎么可能不上心?!”馬圍反駁道。
“他自己未必覺得自己是叛。”崔肅臣低聲給出了應(yīng)和。“但也必然曉得我們不會放過他。”
“應(yīng)該是曹夫人和那個韓二郎。”程知理忽然插嘴。“我記得來的時候,魏公他們有言語,好像剛剛升了頭領(lǐng)的韓二郎本是高雞泊屯田的,所以竇總管力主,讓曹夫人親自過去協(xié)調(diào),帶領(lǐng)韓二郎再加上徐開通一個營,渡過清漳水,往高雞泊來,崔儻身后遇襲,未必敢動……再說了,李四郎把武安軍收攏到一處,對他自家是個好的,對崔儻卻不免是個不合道理的鋪設(sh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