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案牘行(1)
那掌柜見狀,反而賠了小心上去。“還請你見諒,真不是惡意哄抬,戲耍官人……”
“買賣嘛,沒有怪你的意思。”張行停在門檻上,倒也干脆。“閣下也不必多想。”
“不敢稱閣下。”那掌柜趕緊應聲。“是這樣的,官人上次說是要送禮?”
“是。”張行意識到了什么,便也立定不動。
“著急嗎?”
“倒也不是太急,但也不能說這么拖著,欠人家人情呢。”張行如何敢說急。
“若是這般,老朽冒昧,帶官人去對面巷子里的一家店里,他家有一副畫,也是王參軍的真跡,只是題材不同,畫的不是龍,而是馬,名氣稍微沒有我這幅大,但也記錄于方家的,喚做《七駿圖》……那副畫稍微便宜一點,而且他家如今要湊個宅子,也想換現銀,一百兩,絕對能拿下,還能給你做些零碎搭配。”那掌柜誠懇來勸。“恕我直言,官人固然是能掙錢,但眼下這銀價回來的利害,怕是再過兩天連那副《七駿圖》也要夠不著的。”
張行想了一想,也覺得無奈,再加上反正是送禮,卻是重重點了一下頭。
待到店中,細細去看,果然覺得這《七駿圖》也挺說得過去,最起碼白帝爺時期的風格特別明顯,而且上面的歷代收藏題跋也都清楚無誤,再加上這家店門面也挺大,包裝服務什么的也挺周到,于是張三郎當日便將自己好幾次賣命換來的身價盡數拿出去,又換了一幅畫回來。
再然后,又等了兩日,忽然一天上午在臺中打探的清楚,知道柴常檢今日無事歸休,大約在家,便公然放了鴿子,只說回家取飯,結果卻是夾著畫回來,逸逸然繞過了靖安臺,往早就打探好的地址而去。
話說,柴常檢是靖安臺中的老牌常檢,自然有一份上好家業,不說別的,其余如張行、秦寶這種靖安臺閑漢都是靖安臺對面的承福坊租房子住,而人家柴常檢則在光道坊的十字街上有一套足足四進的大宅子!
這可是光道坊,正對著紫微宮的東大門,貼著兩條‘主’天街之一的天字一號地段。
而且莫忘了,因為洛水穿城而過且紫微宮在北的緣故,東都城南北兩面的坊市檔次是截然不同的——北面洛陽縣多是達官貴人與府衙倉儲所在,南面河南縣則更多是城市普通居民與經濟活動所在,等離了洛水,到了南城就更是類似于貧民區的存在。
舉個小例子來說,張行之前打殺青魚幫所在的那個尚善坊,雖然是挨著另一條最大的天街,但里面的房價卻只有這光道坊的三成。
想想也是,真住到了光道坊,身后是紫微宮,身側是靖安臺,鄰居是侍郎,對街是北衙某位公公私宅,想找個殺豬的鎮關西也找不到啊,幫會更是扯淡。
這安全指數,這孩子上起學來,這坊中車馬停靠的空余位置……想想就眼饞。
“王若年王參軍的《七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