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臨流行(14)
而如今,張行等人出現在這里,原因也不言自明——一方面是送諸葛德威北返,另一方面,不管等不等大河冰凍,黜龍幫肯定是要從這里大規模轉運物資和兵員的,這里本來就是北上的基地。
實際上,假如說提前渡河,那從這里入大河,自下游平原郡豆子崗旁的鹿角關上岸,幾乎是一個順理成章的路線。彼處,正是黜龍幫附屬軍事力量蒲臺軍的控制區,張行本人也曾去過的。
不過那時候,負責打仗的是李定。
時間來到傍晚,張行依舊在四口關渡口的一處公房里忙碌……而說是忙碌,其實更多是在思考,而且并不是在思考諸葛德威的獻策,那玩意在沒有確切情報前就是個說頭,大家都反對,他也真沒準備在毫無情報的情況下稀里糊涂北上。
或者說,他張大龍頭這里最近有一個永遠要不停斟酌、調整的重大方案,那就是寫出一個出兵渡河的頭領名單。
這事真的是千頭萬緒,既要考慮能力,又要考慮山頭,還要考慮人事適配和個人意愿,以及最直接的出身和地理方位,還有非常重要的勢力平衡。
同時,這些事情往往是一個連一個的,環環相扣的。
簡單一點的,比如說張行既然要親自渡河,那么他的直屬領兵頭領們,也就是賈越、周行范、尚懷志、王雄誕、賈閏甫、閻慶等人就沒理由不跟來。
這是他的班底,沒有班底怎么做事?
謝鳴鶴屬于私人關系,幫忙在登州當完老師之后,也肯定是要來的。
還比如說,南岸的后勤與文官體系剛剛建成,也是沒法打破的,所以柴孝和之于東平郡以下,周為式之于東郡、邴元正之于濟北郡、房彥朗之于濟陰郡、鄭德濤之于齊郡、杜才干之于魯郡、竇文柏之于瑯琊半郡,都是沒法動的。
稍微復雜點的也有。
比如說,為了在河北建立一個像模像樣的隨軍中樞體系,在魏玄定、雄伯南都決定過來的情況下,閻慶一個人是無法支持住一個秘書班底的,于是剛剛被從大頭領和留后位置黜落的祖臣彥也被帶了過來……這就有真有點古怪了。
但委實合理,人家筆桿子和家族河北影響力還是在的,而張行也真不是為了對付李樞才這么干的。
再比如說,張金樹算是張行鐵桿了,柳周臣反而比較陌生,但是職責所在,后者是軍法官,前者是治安紀律巡視,所以后者一定要來河北,前者恐怕要留在河南……但依著張金樹的想法,估計只當張行讓他監視河南了。
這些都還算是小的地方。
還有些大的呢?更復雜的呢?當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