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振臂行(11)
殺了李亭文后,第二日一早,在城門懸首為人所察覺前,張行就讓徐大郎將白氏女一行人,包括側院里洗衣服的女婢們送過河去……他可不敢讓賈越那群人帶過去,甚至先將人調(diào)度了別處……只能說好在有言在先,外加時日尚短了。
而隨著白二娘進入了對岸軍營,前濮陽令、如今的黜龍幫右翼頭領兼濮陽副舵主關許也在隨后成功進入了被圍困的澶淵城內(nèi),與牛達以及澶淵本地的義軍做了交代。
到了下午,就有汲郡都尉孟山公進去“招降”了。
但這件事情也沒有那么一帆風順——一些當日卷了澶淵聯(lián)絡黜龍幫的本地義軍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憤怒,因為他們并不只是澶淵人,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汲郡其他地方,包括鄰郡武陽郡的豪杰,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卷回老家去!
對此,與這些人經(jīng)歷了斷斷續(xù)續(xù)快一月圍困的牛達頗有些尷尬和羞愧,然后應對失措。
倒是關許這個老官僚,態(tài)度從容,處置妥當,他主動提出留去自由,而且離開的人都會給錢、給糧、給軍械,并保證這些人必要時隨時來澶淵落腳,舉城和圍城的功勛也會牢記在賬簿和……呃,張龍頭心里。
這才算是把事情大約壓了下來。
又等了一晚上,第二日中午才正式“招降”成功,不過,這日下午,城頭上剛剛易幟,汲郡的郡卒便迫不及待的撤回了……看來,在做生意和守信譽方面,倒是官軍比義軍更爽利。
但事情還沒完,張行當晚又親自過河一趟,與牛達做了安慰,將比較特殊的澶淵正式劃歸了濮陽分舵,允許他與關許兩個人相機處置,并暗示等李樞那邊多了一個大頭領后,立即將他牛達補入右翼大頭領,這才算是稍微維持住了團結。
沒辦法,這就是縫縫補補湊湊活活的大龍頭生活。
澶淵不給牛達還能給徐世英,要不給魏玄定?又或者你有那個實力自己吞下去?唯一有資格當釘子的小周偏偏還在下游晃蕩呢。
而十一月上旬,剛剛解了澶淵之圍,翌日一早,張行復又馬不停蹄,幾乎是立即帶著三千眾折返,卻是率部往濟陰又走了回來,徐大郎也立即率部向西回到了白馬,并繼續(xù)往邊界布置部隊,與張行的布置形成聯(lián)動、構成防線……
沒辦法,真的沒辦法,別看某人口口聲聲的說什么龍游淺水遭蝦戲,要去夾人家張世昭的胡子,但心里其實還是會擔心,擔心會不會突然間梁郡、滎陽就有數(shù)萬兵馬涌了上來,將所謂黜龍幫如火如荼的大局給一盆洗腳水澆滅。
只能說,好在事情沒有那么離奇——最起碼梁郡那里,對造反的濟陰和東郡只是保持了近乎痙攣的緊張,而不是什么有效而果決的反擊。
其實,張行剛一抵達濟陰,就有來自梁郡的好漢來湊熱鬧,且不說這些好漢注定無功而返的意圖,只按照他們之前告的黑狀來講,其實之前義軍集結,卻又轉向北面以后,濟陰各地一時空虛,當時正經(jīng)過梁郡的濟陰逃亡官吏和部分梁郡本身的中低層官吏,都曾主動進言太守曹汪,建議后者集結郡兵和領內(nèi)屯兵,北上濟陰,一擊而定。
說句良心話,如果曹汪真要是敢來,不敢說黜龍幫就此崩了,但最起碼陷入在東郡和濟陰這里,持續(xù)拉鋸個一年半載,落得跟前半年其他義軍卷了半個郡、一個郡就無頭蒼蠅一樣的處境,也是很有可能的。
這是因為曹汪本身是遠支國族,按照那位曹皇叔的性格,一定會予以支持的,而他治下梁郡又是中原-近畿一帶的大郡,人口繁茂、農(nóng)業(yè)與商貿(mào)發(fā)達,而且因為渙水轉洛口倉的那段人工渠的交匯口在此,所以還有兩支各三千人的正經(jīng)屯軍,有兩位鷹揚中郎將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