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五章 萬乘行(1)
十月下旬,大河北岸。
這日上午,日頭尚足,但云層卻已經(jīng)明顯,而時間來到中午之前,隨著北風漸起,天氣也變得陰沉起來,就在這種情況下,足足兩萬余黜龍軍主力部隊從茌平城北面堂而皇之的越了過去。
大股部隊尚未抵達前,茌平守將副都尉韓二郎便已經(jīng)察覺到不對,然后立即下令嚴守城池,并派遣信使北上,試圖傳訊郡守曹善成。
然而,韓二郎還是低估了黜龍軍的決心,幾乎就在他察覺到異樣下達軍令的同時,數(shù)不清的輕騎兵便出現(xiàn)在視野中,幾乎封鎖了各處路口,城內(nèi)每一個騎士出去,都會遭遇到十倍甚至數(shù)十倍輕騎的圍獵。
從城上往下看去,三五成群的輕騎奔跑帶動著冬日田地煙塵,簡直像有幾十只無形大手在城下的河北平原上不停畫著線條一樣。
但接下來,隨著黜龍軍主力部隊映入視野,之前的輕騎巡馳卻又顯得小兒科了。
且說,穿越浮橋進入河北之后,不知道是
有心還是無意,部隊當場便擺脫了之前的頭領行軍制度,而是在張行的要求下,由徐世英、柳周臣二人都督,直接按照東境版的《六韜》,走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大部隊行軍規(guī)制。
效果如何,沒有人比茌平城上“閱兵”的韓二郎更有發(fā)言權了一一徐世英那些人,也不好跟猴子似的跳起來看不是?
從城上望去,除了開始過去的幾百輕騎外,剩下的主力部隊明顯分成前中后三軍(實際上是四軍,牛達領了一支兩千人的小部隊在更北面做側翼遮護,只是被煙塵遮蔽了而已),輜重車、騾馬、民夫在中間,上面不光是安營扎寨用的各種雜項物資以及簡單攜帶的數(shù)日軍糧、草料,明顯還有大部分士兵的甲胄、兵器,甚至一部分走熱了脫下來的冬衣。
這是因為行軍部隊按照比例進行了披甲,里層的大部分士卒是空裝,只有走在最外層的兩列士卒是所謂披甲執(zhí)銳的戰(zhàn)備狀態(tài)。
除了之前封鎖城池,然后離去做前衛(wèi)的騎兵外,放眼望去,其實還有不少騎兵,然后明顯分為兩類。
一類是雖然沒有著甲但人馬一看便不凡的
“甲騎”,他們往往簇擁著將旗、混淆保護著其中一樣裝束的將領,這使得突襲斬首變得艱難;
另一類與其說是騎兵倒不如說是騎馬的皮甲步卒,只在兩翼持長矛或者負弓弩列隊游弋,并不靠近中間的步卒隊列。
當然,還有第三類騎兵,只不過即便是城上的韓二郎也看不清楚罷了,那就是緊緊挨著行軍隊列外圍往來穿梭的極少數(shù)軍令官與信使,他們的戰(zhàn)馬掛著鈴鐺,背上則有半面紅色披風,腰上還有一個張三爺親手設計的小皮包,專裝公文。
城頭上,韓副都尉看的口干舌燥......這不是修辭,而是實話,因為素來好學的他一邊看一邊蘸著唾沫在身前城墻磚上寫寫畫畫,以圖記住一些東西,早就干的厲害了。
與此同時,他的部屬們也多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