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國蹶行(15)
“還要再吃點嗎?”
潼關關城內,曹林看著身前的老下屬吃光了第二碗面后,難得貼心來問。
“不必,再吃會漲胃。”李清臣擦了下嘴,然后端起一碗清水漱了漱口,再一飲而盡。“欲成大事,一定要養生,否則再怎么才能驚艷,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
“有道理。”曹林笑著點點頭,然后回到了正題。“你花了幾日功夫到這里的?走的什么路?”
“四日不到。”李清臣有一說一。“就是走紅山滏口道,然后沿著正經州縣官道穿過上黨,進入臨汾,然后沿汾水大道越過河東,直達此處。”
曹林繼續點頭:“辛苦了。”
“還好。”李十二郎認真來對。“到底是正經道路,我又有修為在身,到城便換馬,并不費力,就是沒有護體真氣,不免有點冷,還有點餓,倒是不困……”
“辛苦了。”曹林也只能這么說了。
實際上,局勢到了這個地步,這個下屬能一直不離不棄,基本上算是跟他走到最后,他心里只有感激,可與此同時,他卻不知道對方過來到底有什么作用,似乎也只能感激了。
“我這次過來,主要是向中丞匯報一下河北局勢。”不需要曹林開口,李清臣便端著水碗繼續言道,乃是直接進入了主題。“張行先發《黜龍律》,號曰‘同天下之利’,然后便破黎陽倉,盡散河北三十年賦稅歸于河北,于是河北震動,人心盡附,還順勢掃蕩了魏郡、汲郡,收降了武陽,李定也開始動搖,與此同時,他們還在打敖山,取滎陽洛口倉,此事若成,則河南人心也會盡附……換句話說,如果不管他們,黜龍幫接下來橫掃東齊故地全境,只是時間而已。”
曹林還是點頭,他也只能點頭:“我也是才知道……所以十二郎什么意思呢?希望我回身對付黜龍幫?”
“是。”李清臣干脆利索。“下官先說清楚,我是有私心的……我從河南到河北,一直對付張行,卻屢戰屢敗,一開始算是私人恩怨,然后漸漸卻覺得算是為人立世立身的比拼,結果從軍事交鋒到修為,從政略安排到人心聚攏,全都被壓著,如今他盡取河北人心,我算是一敗涂地,所以心里便有一口氣過不去。”
“我懂得。”曹林當即頷首,卻又不由苦笑。“可是李十二郎,你有的你的一口氣悶著我懂,我也有我的苦衷,大魏到了眼下局勢,東都這里就只有我這最后一擊的本錢了,得計算清楚才行……你說回身對付黜龍幫,卻有沒有想過,現在回去,也來不及救下洛口倉了?還是說十二郎覺得,黜龍幫敢來打東都?”
“肯定不會打東都。”李清臣認真道。“張三心里是有譜的,他打下黎陽倉,都一面放糧,一面不停往身后運糧,何談東都?不把河北掃蕩干凈,不取了晉地,他是不敢碰東都的。至于洛口倉,便是丟了也可以奪回來,里面的糧食他們一時半會運不走多少……”
“奪回來以后呢?重新鎖起來?”
“自然是放出去,接著黜龍幫繼續放糧,但要我們來放。”
“這……還有用嗎?”
“沒大用,所以我并不建議真的去奪回洛口倉,因為效果不大,反而容易打草驚蛇,我們應該趁著黜龍幫大部在滎陽,繞道河內,直撲黎陽……中丞親自去。”李清臣終于說出了自己的方案。“若能擒殺張行,自然妥當,若不能,也應該趁勢摧師,盡量擊潰張行直屬精銳,然后直撲到將陵,將他的將陵行臺一舉拔除……這樣的話,便是張行本人靠著修為茍活,沒了羽翼、丟了聲望的他在幫內也會喪失獨攬大權的根本,然后與河南的勢力再起隔閡,最后被李樞趁勢而起,為將來兩人再續上一段張李之爭……咱們反而應該放一放洛口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