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風雨行(32)
東都軍來的飛快。
一開始是吐萬長論跟趙佗,前者一萬禁軍,后者一萬淮陽郡卒……也就是后者的到來,讓人第一時間意識到司馬正來了……因為趙佗這個萬年墻頭草和他的淮陽郡本該是黜龍軍此戰(zhàn)的勝利果實才對,如今這般作態(tài),除非是身后有東都大軍,否則委實難以想象。
而果然,連針對性的偵查活動都還沒來得及大規(guī)模展開呢,東都軍的序列就出現(xiàn)在了視野內。
這讓剛剛轉移到譙城城下的黜龍軍諸將明顯騷動起來。
“前鋒很少,只有兩千人,已經(jīng)到了谷陽城。中軍極多,最少三萬,一時探查不清。后軍不曉得有沒有,又在何處……已經(jīng)派遣巡騎從后方繞行偵查了……”
“中軍是司馬正親自帶隊?”
“最起碼是打了司馬二字的大旗,而且看旗幟,是大將軍級別的繡邊方形大旗?!?br/>
“果然來了!”
“來的好快!”
“三萬多人是對數(shù)的,哪怕他留下防御兵力,可帶上王代積的人也夠了?!?br/>
“確實有王字旗?!?br/>
“我就說嘛,之前俘虜講他們去了西面沒見到王代積才回頭的……結果是應在這兒了。”
“剛剛一場大戰(zhàn),難道又要大戰(zhàn),這次輪到我們被以逸擊勞了吧?”
“損失確實不少,好幾個營都打殘了,尚二、翟大、小賈這三個營基本上就算沒了。”
“后面還有張虔達跟李安遠,他們當時是打贏了自己撤的……”
“已經(jīng)讓單龍頭帶著八個營去了,若還是不行,那就真不行了?!?br/>
“魚皆羅呢?他是不是也有一萬人?還是已經(jīng)敗了?”
“魚皆羅那里不好說……”
“不好說什么意思?”
“淮右盟說他們大勝,結果卻是全程沒見到魚皆羅……現(xiàn)在的說法是,魚皆羅跟他副將分兵了,勝的是副將,魚皆羅憑空消失了?!?br/>
“消失了?他真是一條魚游進淮水了?”
“也是個麻煩,這要是一個宗師領著五千兵突然出現(xiàn)在我們身后又如何?”
“派了四個營過去接應淮右盟。”
“那算一算,我們這里還能有三十個營?這倒妥當了!”
“妥當個屁!好幾萬俘虜,得留多少人看管?而且莫忘了,咱們損失真不少?!?br/>
“我估計,這里是二十來個營對他們五六萬人,整體上是三十五六個營對他們八九萬人……”
“好不容易大勝,怎么一轉眼反而變劣勢了?”
“這就是之前首席不愿意打這一仗的根本緣故……打了,未必有明顯的好處,也沒有明顯態(tài)勢的改變,反而耗費兵馬、徒增傷亡……”
“若是為了滅薛常雄,死再多也值得……”
“谷陽城……谷陽城不是渦水東岸嗎?”
“應該說是北岸,渦河在這里往上游拐了個彎,是一段東西向的……所以,谷陽城雖在對岸,卻依然在吐萬長論與趙佗的遮蔽下。”…。。
“倒是一步妙棋,可是兩千人有什么用?想要截斷我們退路,或者威脅后方,未免癡人說夢了吧?”
“應該就是個支點,真要做什么,肯定會再增兵,不過據(jù)說里面有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