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臣有一個門生 他真的很棒
方繼藩心里是懵逼的,為啥是麒麟呢?麒麟長得這樣丑,太辟邪了。
弘治皇帝背著手,在暖閣之中道:“今交趾都司已設,軍事上,朕倚重你的父親,有你的父親與夫人劉氏在,朕可以安心,朕也打算,遷八萬軍戶,攜家入安南,占據安南諸重鎮,屯田自守。往后流配之囚徒,也發配交趾衛戍,朕聽說,在交趾故地,早有大量的漢人移民,當年為了躲避戰亂,而遷居在那里,是嗎?朕已下旨,命人在交趾都司,造黃冊,計算出具體的數目?!?br/>
“馬政之事,朕很放心,唯獨有一事,朕心中,還是放心不下,軍事占領固然要緊,可教化卻不可偏廢,安南有小中國之稱,他們習漢字,說的,也是漢話,學的,固然也是漢學;可要收攏交趾民心,這些還不夠,卻需有高士,前往安南,教諭百姓,培育可以為朕所用的讀書人,令交趾士子,可以對大明心悅誠服,如此……才是長久之道。”
他頓了頓:“因而,安南提學的人選,朕極為上心,禮部尚書張升,保舉了陳望祖,此人,你有耳聞吧,如何?”
原來,陛下只是單純來問問自己的意見。
畢竟安南,是自己和太子謀劃之下打下來的,大明君臣們,對于交趾,其實了解并不多,畢竟天朝上國的心思太重了,也懶得去了解你們這些窮鄰居,乖乖來上貢,別惹事,就成了。
而方繼藩和太子,為了拿下交趾,勢必對交趾一直比較關注,對他們那的情況,反而更加了解。
陳望祖這個人,方繼藩略有耳聞,乃是當世名儒,曾在翰林院、國子監做過官,此后因為成化年間,彈劾劉吉等人,最后罷官回鄉,他在鄉中講學,影響很大,因為他的剛直和才學,使許多人趨之若鶩。
此次,得了禮部尚書張升的推薦,弘治皇帝便希望征辟這位名儒,前往交趾。
方繼藩想了想,搖頭:“臣以為不可?!?br/>
張升的臉顫了顫,很不給面子啊,好歹自己是禮部尚書,這教化之事,本就是自己的職責,結果,方繼藩直接反駁,一點面子都不給。
弘治皇帝微微皺眉:“有何不可?”
方繼藩道:“陳先生,臣也對他有所耳聞,可交趾的情況,和內地的情況不同,要教化交趾士子,非大智大勇之人不可。”
張升忍不住道:“都尉,莫非認為,陳先生非大智大勇之人嗎?”
方繼藩道:“我不知道呀?!?br/>
“……”
張升不禁道:“你既不知,為何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