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太子出息了啊
弘治皇帝隨即感慨:“這些人,統統都是西山的人吧,這西學,有許多怪異的地方,說實話,太鬧心,那知行合一,朕有時覺得有理,有時看這些讀書人的行徑,又覺得太操心了。可現在,朕明白了,他們只是一群想要辦事的孩子,他們肯為自己認準了的事,去冒險,去貫徹,這……沒什么不好。”
弘治皇帝說罷,萬般的感慨。
經過這一次,他想開了。
太子就是太子,這就是自己兒子,再怎么鬧,怎么禁止,那也無用。堵不如疏。
何況,人家是真能辦事啊,倘若真按部就班的平叛,這……會死多少人,又讓多少人,妻離子散啊。
弘治皇帝道:“此大功,西學上下人等,立此大功,不是一次兩次了。”
他說罷,顯得激動:“就說這太子吧,謀略過人,當機立斷,深入虎穴,立下了不亞文皇帝一般的功績,這于朕而言,是喜,于軍民百姓而言,是幸。朕看,該祭告祖宗不可,張卿家,正好,這江南要到了,你得去南京一趟,親自祭太祖,代朕好好的跟太祖高皇帝,在他的陵前,告訴他,朕子朱厚照,自幼異于常人,天賦異稟,今只扈從數人,平寧王之叛,后世子孫,不敢于太祖高皇帝比肩,可我大明高祖、文皇,自馬上得天下,今后世不肖子,也當以文略治天下,又以武功而平天下。如此,方可慰太祖高皇帝之靈。明早,你就出發,沿途,不可耽擱,你明白了嗎?”
張懋面上麻木。
似乎……到了如今,雖是無奈,卻還是接受了命運的安排:“臣遵旨。”
弘治皇帝頷首:“這些事,卿家去辦,朕才放心。只可惜,繼藩有腦疾,只怕難以溝通天地,否則,他和你一道去祭祖,朕就更欣慰了,他既祭不得祖,是他這駙馬都尉的遺憾。”
“謝陛下恩典。”張懋的聲音僵硬。
弘治皇帝感慨道:“卿家想來是乏了,來人,讓張卿家去歇了吧。”
張懋搖搖頭,萬念俱灰道:“老臣并不乏,在此,陪著陛下也好。”
弘治皇帝便頷首。
蕭敬忙道:“太子轉瞬定南昌,這是陛下圣德的緣故。”
弘治皇帝搖頭:“這是太子之功,也是繼藩,和他的西學門人們的功勞,于朕何干,少往朕臉上貼金,朕沒有這個膽,跟著太子去平寧王。看看朕出京這一趟,里三重、外三重,多少兵馬。”
蕭敬顯得尷尬,不過,見陛下大喜,他心里也就暖呵呵的了:“陛下,現在好了,寧王之亂,既已平定,眼看著,就要過年了,陛下正好趕在年前,班師回朝……”
弘治皇帝卻是擺擺手:“回朝?太子怎么辦?”
蕭敬道:“自是下旨,令他凱旋而歸。”
弘治意味深長的看了蕭敬一眼:“朕下一道旨意,他能用十道旨意留在南昌,這小子好不容易逃出了牢籠,肯這樣輕易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