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有其師 必有其弟子
可歐陽志終究還是歐陽志,他不緊不慢,面如止水:“臣愧不敢當。”
不愧是歐陽志啊。
相比于方繼藩入殿時的尷尬和沉默。
現在……不少人開始眉飛色舞起來。
看看他鎮定自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驕不躁的模樣。
真是……像極了……當初的……自己。
尤其是這一句,沉默之后的愧不敢當四字,別人說出來,這像是客氣,可歐陽志說出來,那似乎渾然不知自己立下大功的神采,躍然于他的身體之外。
許多人都會心一笑。
弘治皇帝見他還背著包袱,自是知道他一路鞍馬勞頓。
就是這個家伙當初救了自己,也是這個人,在錦州拼死抵御韃靼人,弘治皇帝看著歐陽志,心里感慨。
歐陽志道:“陛下,此次定興縣新政還算圓滿,所繳的稅銀,以及人口、土地的簿冊,陛下是否看過?這一年多來,臣在定興縣主持新政,有得有失,其中,有不少錯誤,這是臣的疏失,可也幸好,有不少的功勞,都是縣中上下,同心協力的結果。臣這里,有一份奏疏,上頭羅列的,都是定興縣本次有功的人員,還請陛下過目。”
有功的人員……
弘治皇帝看著歐陽志,那平和的樣子,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有過錯,便一人承擔,有了功勞,便第一時間為他們請功……這個家伙……
那司吏田鏡就在一旁,聽了個真切,激動得要哭了。
歐陽使君,仁義啊。弟兄們當初沒白跟著他赴湯蹈火,若知道歐陽使君今日這般,當初大家就更該拼命了!
弘治皇帝道:“功勞都是別人的,錯誤卻攬在自己身上,歐陽卿家……”
見弘治皇帝有些感觸,歐陽志沉默片刻,便道:“陛下,此乃恩師教誨,恩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如此而已。更何況,臣實沒什么功勞,還請陛下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