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文治武功
王守仁面無表情的朝弘治皇帝行禮:“臣見過陛下。“
對于王守仁,弘治皇帝已有了深刻的印象。
他頷首點頭,也打起了精神,隨即道:“怎么樣,那里如何,朕聽說,卿家帶兵跨越了烏拉爾山,此后,在大山的西麓屯田,是嗎?”
王守仁道:“回稟陛下,正是如此。”
他頓了頓,而后道:“臣率兵翻越了大山之后,這烏拉爾山,實是天塹,不但天氣惡劣,且道路極不順暢,可是面向整個烏拉爾以西,卻是沃野數千里,雖是嚴寒,天氣惡劣,土地多為沼澤,一到了冬日,便泥濘難行,可此處……土地依舊肥沃,再往西一些,更是沃野,說是千里的糧倉,也不為過。”
千里糧倉……
聽到此處,許多人不禁心熱起來。
其實這天下,真正適合種糧食的地方并不多。
只不過漢人抱著民以食為天的樸素觀念,且因為人口眾多,是以別管是肥沃的土地,還是尋常的山野,但凡是地,都得給你折騰來糧食。
可縱觀整個天下,真正適合種糧的地方并不多,至于這千里糧倉,能有這樣稱呼的,在大明的觀念里,也是屈指可數。
“噢?是嗎?”弘治皇帝繃著臉。
“正是,在烏拉爾以西,也有大量的韃靼人遷徙定居,根據他們的描述,臣對此也極為關注,于是命人組織了探險隊前往,其中還囊括了屯田衛的校尉,他們歷經了足足一年多的時間,繪制了地圖,勘察了土地,這才將這極有用的信息帶了回來。”
君臣們聽到此處,不禁動容,可以想象,一群人遠離自己的定居點,前往陌生的所在,跋涉千里,歷時一年之久,這其中所冒的風險,以及所受的苦痛,哪怕是在此沒有經歷過這些的人,也會為他們捏一把汗。
弘治皇帝嘆口氣道:“天下之大,實是令朕開了眼界啊,我大明從前只著眼于江南,實是鼠目寸光。”
這是實話。
因為既然王守仁敢說這是千里糧倉,那么……勢必是另一個江南。
哪怕是黃金洲,固然是土地肥沃,可絕大多數都是未開發的不毛之地,需要一代代人的墾殖,方可變成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