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大仁大義
畢竟……都是一群目不識丁的百姓。
這樣的百姓,實在太多太多。
哪怕現在許多的孩子都在新學的鼓勵之下,開始入學堂讀書,可這放在千千萬萬的百姓之中,依舊還屬于滄海一粟。
方繼藩胸有成竹的道:“陛下……兒臣此前去了永平府,見識過一些百姓,這書,若是尋常百姓,乍然去讀,確實有些生澀難懂,不過……他們多少略知一些常用字,看得多了,便漸漸通順,反而一些從前不認得的字,靠他們相互之間學習,或是自己連蒙帶猜,倒是能知其七八分的意思,若是百姓們完全看不懂,此書,如何會如此熱銷,若是陛下不信……不妨……尋個百姓來試一試,其實……其實……”
“其實什么?”弘治皇帝對此來了興趣。
現在明白了這個道理,他開始認同,這明頌的博大精深了。
以往他讀書,覺得那用詞越是生澀的人,便越驚嘆,覺得這個人真是有水平,這樣的詞句,竟也曉得。現在反而對這樣的文章和書籍,也漸漸生出了反感之心。
方繼藩道:“其實……百姓們也是求知若渴啊,這世上,誰沒有求知之心,沒有求知之欲呢,若是沒有此心,這尋常百姓,為何對讀書人禮敬有加?陛下若是不信……不妨隨即召幾個百姓來,一問便知,陛下是最圣明的天子,因而格外的關心百姓的疾苦,想百姓之所想,兒臣在陛下面前,也絕不敢拍著胸膛保證,此書到底有何用,其實陛下自己,便可查個明白。”
弘治皇帝愣了一下,隨即……
他不禁大笑起來:“既如此……那么諸卿以為如何?”
見陛下恢復了喜色,所有人松了口氣。
這感情好,只有一個周坦之倒霉,至少沒有把大家株連進去,挺好。
此時,劉健咳嗽一聲,穩步上前,鄭重其事的道:“齊國公所言,老臣深以為然,老臣輔佐陛下,深知百姓疾苦,這明頌對百姓們而言,恰是一個契機,對朝廷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懇請陛下,召百姓至崇文殿,不妨讓文臣與百姓,一道好好學一學這明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