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皇恩浩蕩
他們平時吃的也少,現(xiàn)在他們不爭氣的發(fā)現(xiàn),好像……餓了。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的看了朱厚照一眼:“太子,京里的牛都比較嬌貴嗎?”
朱厚照嘟囔道:“兒臣……兒臣手續(xù)齊全的?!?br/>
這一份辯解,很是無力,因為順天府,早已被太子所掌握了,這手續(xù),還不是說來一沓,就絕不少一張?
方繼藩在旁搖頭晃腦地道:“陛下,牛肉金貴,殿下平日吃,也是舍不得的,要怪就怪一個叫王艾的人,此人口口聲聲說什么牛肉營養(yǎng)最是豐富,最能打熬身體,殿下聽了他的鬼話……”
弘治皇帝臉上沒有絲毫怒氣,反而搖頭道:“朕沒有責(zé)怪的意思,太子的初心是好的。王艾……王艾是什么人?”
方繼藩道:“此人乃是兒臣的徒孫,專職軍中膳食,知曉膳食中的營養(yǎng)配方,從食材進行搭配,以保證士卒們能夠營養(yǎng)充足?!?br/>
“西山還真是多鬼才啊。”弘治皇帝贊許的點點頭,隨即又凝視著周毅:“只是牛肉好吃?”
周毅道:“卑下日夜操練,腦子混沌的很,雖是曉得有許多的收獲,自己變得厲害起來,可到底學(xué)的是什么,卻也說不上來,卑下愚鈍……不過……王指揮倒是經(jīng)常和我們講,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還有大丈夫馬革裹尸的道理,他說我們既入了營,便和尋常人不同了,不但要有規(guī)矩,且還要進退有方,又告訴我們,做大丈夫的,不但職責(zé)所在,且還需有勇,這個勇,并非是匹夫相斗,與人發(fā)生爭執(zhí),便拳腳相向,這些都只是小勇,不登大雅之堂,而所謂大勇,就不同了,就如同……如同……有稚兒將掉進井中,但凡有惻隱之心,都忍不住想要相救,可這世上,絕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保護弱者和婦孺的本事,我們?nèi)肓藸I,學(xué)的不是殺伐之道,而是上順皇命,下佑黎民,卑下沒讀過多少書,但是就覺得王指揮的話,很有道理?!?br/>
弘治皇帝聽罷,嘆口氣:“王伯安最擅長的,就是將復(fù)雜的道理,用最淺顯的方式去教化別人。天下的大儒,恨不能將這道理往深里說,說的越深,便越顯得自己高明,知音越少,才顯出自己才高八斗,于是,這本是簡單的道理,最終卻成了生澀難懂之言,莫說是尋常的百姓聽不懂,便是有一些讀書人,自己也不明白。如此的教化,和殷商時用龜背占卜的巫人又有什么分別呢,不過是跳大神的把戲罷了??资ト苏f有教無類,王伯安則說大道至簡,其實……就是要打破這等將學(xué)問和道理當(dāng)做沾沾自喜,顯出自己高明的言行。讓一個道理,使一個尋常的小卒都能聽懂,這才是真正的大學(xué)問,在朕看來,這天下讀書人,縱能做錦繡文章,滿腹經(jīng)綸,卻沒有一個,能及得上王伯安的,學(xué)問不是用來束之高閣的,而是學(xué)來致用,只有讓無數(shù)人能聽得懂,無數(shù)人能看得明白,無論是什么人,都能從這學(xué)問之中有所收獲,這才是大學(xué)問。”
弘治皇帝一口氣說了這么多的話,其實心里……感觸萬千。
他也曾經(jīng)被那高深的學(xué)問唬住,一本論語,用來詮釋的文字,足足可以堆起一個屋子,那時的自己還年輕,看著那些翰林們滔滔不絕的講解,心里也曾拜服過。
可到如今,方才知道,這不過是個笑話罷了,論語就是論語,道理便是道理,說的越明白,讓越多的人了解和學(xué)以致用,才是真學(xué)問。
弘治皇帝不禁回頭看了一眼王守仁。
王守仁面上沒有什么表情,事實上,他身上的儒杉有些殘破,上頭還有血跡未干,誰曾想到,這個被弘治皇帝所推崇的大儒者,剛剛還舉著大刀片子,從校場的東邊,一直殺到了西邊,又從西邊殺了回來。
王守仁臉上很淡然,但是聽了弘治皇帝的贊許,并不是沒有感觸。
他的目光,卻是穿透了許多人,落在了方繼藩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