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成功了
蘇萊曼不可謂不精明的人,此時的他,距離歷史上他接掌大位也不過幾年,歷史上,在幾年之后,他將成為奧斯曼的君主,開展他的宏圖大業。
這樣的人,一定不會糊涂。
方繼藩嘗試著解釋這一切:“我料來有一種可能,那便是……偷懶。”
“偷懶……”朱厚照無法理喻。
方繼藩侃侃而談道:“制造一輛蒸汽機車需要什么呢?需要有臣這樣的人指出方向,也需要太子能夠持之以恒,十年如一日。當然,這自然是還遠遠的不夠的,我們需要屯田衛不斷的提高糧食產量,將大量的人力自土地上解脫出來。我們需要鋼鐵作坊,每日生產大量的鋼鐵;我們需要西山煤業,四處尋覓礦產,大肆開采。我們需要匯聚一群聰明人,讓他們去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題。當然,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數不清的銀子,聚集這天下數不清的財富,源源不斷的投入其中,這些銀子的投入數目,遠超任何時代的規模,十年之前,大明國庫銀稅的收入不過兩三百萬兩,而一個蒸汽機車的投入,其中這囊括了三十七家配件的作坊,以及鎮國府和研究所,這就花了上千萬兩銀子!”
“就這……能夠成功,還算是僥幸,因為在成功之前,我們花費了無數的金銀,動用了數不清的人力,并且……利用此前無數對冶煉、機械制造之類的技術儲存和積累。花費了數年的時間,也無法能夠保證能夠成功,若是失敗,則此前的努力就一切化為烏有。殿下,你認為,要造蒸汽機車,容易嗎?”
朱厚照想了想,很自信的道:“有了本宮,就會容易一些。”
方繼藩覺得這家伙就是來抬杠的,無奈的道:“臣的意思是,若殿下乃是外邦之人來到了大明,至京師,見京師繁華,蒸汽機車連接京畿南北東西,這龐然大物噴吐著滾滾的濃煙,載重著十萬斤的貨物活這人口沿著鐵軌而行,殿下,一定會感覺到震驚,也一定自內心深處,希望能夠學習吧。”
朱厚照歪著頭,他實在難有外邦王子的代入感,因為……他打破了頭,也無法想象那些個豬腦子里想著的是什么。
方繼藩知道朱厚照的腦細胞不擅長于此,決定不賣關子了,便道:“他們想要學習,是人見了這一切都會想要學習的。可是呢……他們對于蒸汽機車一竅不通,對于產業的建設,也是無從說起,且讓他們傾舉國之力,匯聚天下英才,拿出國庫中數不清的財富,去鉆研這些,實在太難太難了。他們既想學,也不知其理,更沒有那破釜沉舟的勇氣,這時,就會形成一種惰性心理……就是學習文化。”
朱厚照還是感覺腦子跟不上這調調,詫異的看著方繼藩道:“蒸汽機車和文化有啥關系?”
“這里頭有一個邏輯,為啥大明會造蒸汽機車,這是因為大明拜的乃是孔圣人為師,讀的是四書五經,大明就是讀了四書五經,因而富強。因此,若是他們也讀四書五經,說不準,也就自然而然會變得富強了呢?”
朱厚照感到腦子發懵:“我還是不明白呀。”
方繼藩承認朱厚照在某些地方的確是天才級人物,可是有些時候,方繼藩對著朱厚照很有種無力感。
他嘆了口氣,只好道:“太子殿下,臣受不了了,臣再直白一些,就是這天底下沒有什么東西比文化更好學的了,蒸汽機車要造起來,難如登天,可是四書五經多好學啊。只需要買幾本書,花了十天半個月,通讀一二,若是想學的更精深,那就花幾年功夫,在書齋里讀一讀,又何妨用不了幾年,就可以滿口之乎者也啦,這是不是天底下最容易的學問了。”
朱厚照終于有點懂了,不禁樂了:“是這個道理,所以他們覺得,只要將四書五經讀了,將來自然而然也會像大明一樣,孕育出蒸汽機車了?”
方繼藩厚著臉皮道:“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