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天縱英才
要知道,那本道德真經(jīng)集義,他深深的感受到,那確實是貫徹了他那師尊對道德經(jīng)的許多觀點,也難怪他一看道德真經(jīng)集義,頓時便驚為天人!若說方繼藩不是傳承了師尊的衣缽,喻道純將腦袋砍下來給人當(dāng)球踢。
喻道純極為認真地道:“我龍泉觀一脈,出自龍虎山正一道,恩師過江北上,在北方弘道已有百年,師門傳襲,也歷經(jīng)四代,弟子以大道朝天字輩沿襲,譬如師尊,便是大字輩,道號之中,有個大字,吾與汝幾位師兄,俱為‘道’字輩,其下的徒字,則為‘朝’字輩,至于徒孫,則為‘天’字輩。汝既得恩師衣缽,便是貧道師弟,我當(dāng)修稟明龍虎山上師真人,請他為汝賜下符箓,再上奏禮部錄道司,為師弟頒下道牒。你我同門,又是師兄弟,也同為道字輩,自此之后,你的道名,不妨叫‘方道藩’,如何?”
他很是真摯地看著方繼藩,心里思緒萬千,想著此人,乃是恩師遺留下來的親傳弟子,若能使其歸入道門,怕是能了了師尊平生之愿。何況,方繼藩得到了師尊親傳,寫下道德真經(jīng)集義,小小年紀(jì)就如此不一般,難怪師尊說他骨骼清奇,若是師弟能歸入道宗,實是天大的好事。
他是化外之人,一直都在城外的道觀里清修,對于方繼藩,其實了解得有限。可這同門的情誼,他卻是最看重的。
只是
方道藩?
方繼藩這下子就更懵逼了,你特么的不是逗我嗎?讓我來作老道士?
方繼藩張著一雙明亮的眼睛,看著一身古樸,須發(fā)皆白,頭上只挽了亂糟糟發(fā)髻的喻道純。
方繼藩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便連忙道:“不可,不可,我只是幸運得了危道尊的一點指點而已,這道士,我是萬萬不做的,我爹若知道,非要打死我。”
方繼藩不知道遠在數(shù)十里外的爹被自己拿出來擋槍,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不過無所謂,坑的就是他。
喻道純則是固執(zhí)地道:“師弟,此乃師尊的心愿,何況你天生慧根,注定了與道門緣分不淺,怎可拒絕?”
方繼藩只一味的搖頭,搖得淚珠都快出來了,做道士,這不是要了他的命嗎?
看著方繼藩一個勁的拒絕,喻道純頓時面帶失落,禁不住的,又是垂淚,他心里更大感慨是想不到還能得到恩師的消息,滿心都是悵然,而這師弟,不肯歸入道門,就更加是遺憾的事。
只是這等事,還真是不可以強求啊。
于是苦笑道:“或許機緣還未到吧,師弟,哎”
方繼藩見他看自己的眼神,心里不禁有點發(fā)毛,這個眼神他確定過了,和逼良為娼的老鴇沒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