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孺子可教
內閣里,有天下各縣的存檔,待詔的學士,只需一查,就能了然。
弘治皇帝等待著答案,他倒顯得不急起來。
幾炷香之后,蕭敬匆匆返回,手里捧著西山的黃冊,氣喘吁吁的,卻是激動的臉通紅,道:“陛下,沒有錯,沒有錯,是十九萬七千六百三十二畝。”
弘治皇帝接過一看,頓時眉飛色舞,唇角不自主間透出了笑意。
眾臣一見陛下的臉色,就曉得……果然沒有錯了。
所有人頓時開懷大笑起來:“哈哈……殿下實是聰敏過……”
不對,似乎夸殿下聰敏,沒有什么意義。
可是……殿下至少是一個好縣令,小小年紀,便敢于承擔如此的重責……能脫口而說出縣中田畝的縣令,只怕還真不多。
弘治皇帝激動得不得了,龍顏大悅道:“不錯,不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弘治皇帝一臉的欣慰……自己的孫子……太了不起了。
可是……
朱載墨卻是皺眉,他顯得很不高興。
朱載墨朝弘治皇帝一禮,才道:“陛下,知道縣中田畝數量,有什么好慶祝的?”
弘治皇帝一愣:“……”
這是不是有些謙虛過頭了?
只見朱載墨道:“若這只是縣中的情況,單憑一本黃冊中記錄的田畝想要治理一方,簡直是癡人說夢。田有水田和旱田之分,田又有好壞之分,田還有誰占有的多,誰占有的少之分。并非只是知道田畝的數量,拿著一本黃冊,就可以自以為自己了解了縣中農業的情況的。”
弘治皇帝又有點懵了,四顧左右,看向眾翰林。
翰林們雖然沒有實際的治理經驗,可是每日接觸的,都是地方官的奏疏,以及皇帝的旨意,還有歷代保存下來的各種文檔,可是……哪怕他們博學多聞,卻也有點懵了……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