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天子之怒
方繼藩想了想道:“孝陵在紫金山,只怕有一些距離。”
弘治皇帝點頭:“朕是高皇帝的不肖孫啊?!?br/>
方繼藩便道:“陛下想去孝陵?”
“來了南京,豈有不去謁見高皇帝的道理?太祖高皇帝以布衣提三尺劍而取天下,一統華夷,自開天辟地以來,千古未有也。他治天下,嚴刑峻法,以至許多人,怨聲載道,朕當年,終究是不懂事啊,總是以為,太祖高皇帝苛于待人,于是臣子人人自危,嘆息高皇帝雖有不世之功,卻終是美玉有瑕??山袢账紒恚瑓s不盡然,太祖高皇帝熟諳人心,非人可比,他起于微末草莽,又處亂世,所見的天下,滿目瘡痍,人之丑惡,太祖盡觀之,自是對一切都明察秋毫,洞若觀火。朕……為政數十年,蒙太祖高皇帝得國,方可克繼大統,飲水思源,卻思量著,這登極數十年,竟不曾親謁孝陵,實是不肖。今日……該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在那享殿,當著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反省自己的過失。去……孝陵吧?!?br/>
方繼藩點點頭:“陛下,兒臣這就去安排,那孝陵,是絕對安全的所在,畢竟那里有孝陵衛,孝陵衛上下,無一不是盡忠職守的,陛下在那里,是最好不過。何況那里距離南京,不過咫尺之遙。可同時又杜絕了南京城中的紛擾……陛下這樣的安排,可謂是一箭三雕,兒臣欽佩。”
“好了,不要奉承了?!焙胫位实勖嫔蠜]有表情,冰冷冷的道:“朕不需這些奉承。”
很顯然,弘治皇帝的心情是真不好,自是比平日少了幾分耐性。
方繼藩幾乎要哀嚎道:“陛下啊,兒臣這盡為肺腑之言,是掏心窩子的話,便是剖開了兒臣的心,兒臣也絕不更改,矢志不渝,萬死無悔?!?br/>
夜里……
天氣有些涼。
這花船里,竟無絲竹之樂,那五彩的花船,安靜的游弋在秦淮河上,徐徐而行,背對著身后的萬家燈火,朝著繁星的方向,徐徐游弋而去。蕩開的水紋,將河水中倒影的明月切的細碎。
………………
齊府,后院。
在這廳中,齊志遠居然只是敬陪末座。
高高的坐在首位的,乃是一個似是剛剛下值的老者,身上還穿著官衣,烏紗帽擱在了茶幾上。
除此之外,還有幾人,紛紛如眾星捧月一般,陪在下首。
老者吃著茶,慢悠悠的樣子,隔壁則是幾個樂者吹拉彈唱,那幽幽的小調,飄蕩而來,老者雙目微闔,一邊品茶,一邊聽著小調,偶爾放下茶盞,手指輕輕打著節拍,腦袋微微晃一晃,隨即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