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上達天聽
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不少讀過書的人,肯入衙里,原本這衙役被人稱之為賤吏,可如今,地位卻是不同了。
縣里六房要管得事多,從巡捕到招商,再到丈量土地,收稅,甚至下鄉,乃至于協調各處工地,甚至是維護交通。
從前是政權不下縣,現如今,催生的太多新事物,非要有人協調和管理不可。
這些縣吏,也都是生手,完全靠自己摩挲。
好在縣令梁敏,乃是精明強干的人,人家就是從小吏一步步爬上去的,跟著歐陽府君身邊,對于這等事,得心應手,下頭小吏的事,沒一樣能瞞住他,什么事該怎么做,有時下頭束手無策,梁敏只好親力親為,猶如帶著一群小學徒一般。
那常成的同鄉,并不是在容城縣內,而是在縣城外頭十幾里地,這兒,雖通了路,卻顯得荒蕪,土地都平整了,一個個作坊,拔地而起,因為來不及所有的作坊如入駐,顯得有些荒涼。
常成領著弘治皇帝等人到了一家木具的作坊。
作坊外頭,是一個老頭兒一面拿著大陶碗喝著茶,一面悠閑的樣子。
見到了常成,這老頭兒竟是認得他,一口通州口音道:“呀,常成你也來了?”
“來了,來了。”常成聽了鄉音,格外的親切。
老頭兒忙是領著他去門房,讓他們坐下,而后,便飛也似得進了作坊里。
片刻功夫,就出來了七八人,顯然,都是通州人,且還都曾和常成有些關系。
為首的一個,穿著半舊的員外衫,既像商賈,卻又風塵仆仆,這是保定這兒作坊主們的普遍形象。
一面天天待在作坊里,督促生產,一面要和人談買賣,每日累得氣喘吁吁,尤其是近來需求增加,多出一批貨,就多賺一筆銀子,時間不等人,緩不來,于是乎,這些人個個都是行色匆匆的樣子。
這人見了常成,上前:“就曉得你也要來,狗東西,幾次催你,也不見你人影,通州那地方,還能活嗎?跟著我,保管你這一身氣力,能豐衣足食,來,老梁,明日你帶著他,先教他如何上漆,現在缺人手呢,人都招募不到,再不交貨,就完了。”
這作坊主,是急紅了眼睛。
現在作坊多,工地又多,似他這樣的小作坊,又在城郊,怎么爭的過那些大作坊,招募不到人手啊,現在見常成來了,似乎覺得自己的事業,又多了一根羽毛,雖不是如虎添翼,卻也感覺自己要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