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國書
畢竟自從選吏為官之后,這些吏員,總要讓他們養(yǎng)家糊口,連低級吏員,都自征募而來,而不是從前單純的雜役,你就得必須讓他們脫離生產,專心為吏。
吏的薪俸有了,上頭的大吏、司吏乃至于官,俸祿自也要逐級改變。
甚至還出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
吏部所選的吏,開始分派到各省各府,這選出來的吏,其俸祿是吏部擬定的,他們的薪俸,居然不比當?shù)貙こ9賳T要低,蓋因為當?shù)氐墓賳T,遵照的又是另一套俸祿體系。
而今,國庫的收入已是今非昔比,京察的同時,更改俸祿職級,又成了新的問題。
照例,還是保定那兒的經驗進行推廣。
內閣對此的態(tài)度,卻顯得有些曖昧。
畢竟做臣子的,都是圣人門下,不好意思談錢。
這索要更高俸祿的事,誰都不能提,也只有方繼藩提出來才最合適。
可內閣呢,態(tài)度卻是曖昧不清,模棱兩可,在票擬里,只扭扭捏捏的提了一筆:“或可商榷。”
而后就……沒有了。
弘治皇帝心里了然,指了指奏疏,帶著幾分慎重的道:“廠衛(wèi)這些日子,將心思放在這上頭,查一查各地物價,以及若以當下俸祿,官吏若無其他進項,生活是否困苦……”
蕭敬連忙躬身道:“奴婢遵旨。”
不久,有宦官來:“禮部尚書張升覲見。”
弘治皇帝頷首:“宣。”
張升進來,行禮。
“陛下,奧斯曼遞交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