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我方繼藩不要面子?
這廟堂之中,竟都作獸語。
當然……更多的人,驚訝的乃是劉健。
因為誰也沒有想到,平時還算是中立和公允的內閣首輔大學士,今日居然是主動要求圍繞明頌進行講,可見劉公已公然開始和齊國公媾和,劉公的態度,又何嘗不是內閣其他兩位大學士的態度,至于其他各部尚書,又是什么態度呢?
此時,弘治皇帝又道:“明頌此書,于國有大用,于民亦有大用,此書,朕需好好的讀讀,推行此書,勢在必行,只是百姓們買得起此書嗎?”
方繼藩帶著笑容道:“陛下,兒臣盡力的降低了此書的成本,將此書的價格,壓至在三十文上下,尋常百姓,理應是負擔得起的。”
弘治皇帝卻是皺眉:“三十文,自是微薄,不值一提,可這些,是于朕,于諸卿而言,可尋常的百姓,這三十文對他們而言,卻是不小的開銷,朕自內帑,取出一些銀子來吧,作為補貼明頌印刷之用,這價格需再低一些,若能在十文上下,就最好。”
方繼藩毫不猶豫便道:“吾皇圣明哪。”
弘治皇帝起身,揮手:“后日講,方卿家一定要到。”
于是,散朝,百官各懷心思,魚貫而出。
弘治皇帝行事,顯然是越來越干練了,不再似從前那般瞻前顧后。
歐陽志人等,卻仿佛猛地參悟了大道,一出奉天殿,便尋覓到了方繼藩。
數十個新學的官員,齊齊的站在方繼藩跟前,激動的納頭拜倒:“恩師(師公)之學,高深莫測,弟子受教。”
方繼藩笑吟吟的看了歐陽志身后的王守仁一眼,隨即道:“為師所行的,正是王伯安的道理啊,王伯安提出的大道至簡,其實就是化繁為簡之道,為師推明頌,不過是貫徹此等主張,將復雜的學問變得簡單。人之有異于禽獸,便在于人有好學之心,將這復雜的學問,變得簡單,推行天下,讓更多的人,從眾受益,這不正是王伯安所推崇的嗎?所以,你們不要總是說高深莫測,為師一點都不高深,這些就是最簡單的道理,這些道理,還是從王伯安這兒學來的,你們又何須謝為師所受教呢?應該感謝王伯安才是。”
他方繼藩就是這么謙虛,這么坦蕩。
他最討厭抄襲,也最不喜盜版。
從不抄別人的詩詞,也不去偷竊別人的學問。
該是王守仁的,就是王守仁的。
似方繼藩這樣的穿越者,三觀之正,堪稱是絕無僅有,和其他的妖yanjian貨,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