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三章:發大財了
這一次可以說,奧斯曼幾乎是孤注一擲了。
此前漢商大規模的涌入奧斯曼,奧斯曼接收了不少大明的寶鈔,而這些寶鈔還有一筆黃金,再加上商隊和商行的財富,這些統統都投入其中。
而現在……
萬幸的是……成功了。
“這很簡單,你該去看看國富論。”李政微笑道。
一聽到國富論三字,朱成雖是奧斯曼土人,可臉卻是繃緊起來,眼中透著幾分不喜,正色道:“此等壞人心術之書,下官是絕不看的。”
李政點頭,也表示認同。
四書五經傳到了奧斯曼,給奧斯曼人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再加上奧斯曼皇帝的強力推廣,無數儒生進入奧斯曼的中上層社會反復的宣講,一批似朱成這樣的奧斯曼士人已經漸漸的嶄露頭角。
他們和漢儒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前往奧斯曼的漢儒固然是堅定的頑固分子,固守理學,對新學大加撻伐。可畢竟……偶爾也會看一些閑書。而奧斯曼士人似乎頗有幾分詭異狂熱的氣氛,他們將所有非孔孟程朱之學,統統視為異端,任何其他的學問,在他們眼里,都不過是閑書、雜書,甚至是壞人心術的學問,統統要予以擯棄。
李政又微笑道:“此書,確實通篇都是詭詐之術,可對付詭詐之人,需用詭詐之法。這國富論中,有一點提到,所謂的價格漲跌,本質在于需求,西山新城之所以價格暴漲,其根本是供不應求,表面上,它賣了十數萬套宅邸,可實際上呢,接近半數都捏在我們手里,可以說……之所以上漲,不在于老夫知道它會漲,而在于老夫入場,它就非漲不可。”
朱成聽罷,似有所悟,忍不住道:“這樣說來,只要我們有足夠多的銀子,就可繼續將西山新城推高。”
李政笑了笑繼續道:“那也得有個限度,新城的宅邸是二十余兩,可西山新城,竟是破了三十,再往上,也不是不可能,而是……需要比之從前更多的資金,以往百萬兩銀子可使宅邸的價格漲一倍,可現在,只怕投入五百萬,卻也未必能達到這個效果了。”
“這樣說來……”朱成似懂非懂:“漲不了了?”
“也差不多了。”李政自信滿滿的道:“不過不急,得再等一等,等一兩個月吧。”
“這……”
李政便道:“現在使新城產生漲幅的,并不是我們,我們的資金已經杯水車薪了。可因為連續的暴漲,使這后續許多貪婪之輩紛紛拿著銀子購置西山新城的宅邸,所以……未來可能會微漲一些時間,宅邸也會不斷的成交。憑著我們的金銀,已經讓這西山新城成了一塊香餑餑了。”
“那么此后呢?”
“此后?”李政又笑:“此后便是將這些宅邸,統統賣出,換來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