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一根筋的圣人
方繼藩之所以一開始忽視了這一場旱災,倒也不是因為他記憶力不好。
事實上,上一輩子作為空有學歷,卻無出身無背景,連女朋友都沒有的家伙,他唯一做的,便是泡在檔案室里讀書。
他記憶力是真的出奇的好,且因為各種史料,本就是可以交叉印證的,譬如讀到北京的地方志,這里頭所記載的東西,往往可以和明實錄的記錄交叉印證,又或者是清人所編撰的明史,雖和實錄以及地方志的記錄有所沖突,不過,大致的內容,卻也有不少相互印證之處。
方繼藩之所以忽視,只是因為史料之中,對于旱災的記錄實在太頻繁了,尤其是北方,幾乎每年,都有山東旱、山西旱、京師旱、無雨的記錄,若是嚴重一些,則多是‘淮北旱,無雨,民饑、人相食’……這等干旱的記錄,方繼藩想不忽視才怪了。
只是那史料中寥寥的幾字記錄,看時并沒有什么感觸,畢竟只是一小段的文字而已。
可真處在這吃飯全靠天的時代,真正眼見為實時,才令人感到觸目驚心。
看著這龜裂的黃土,各處的莊子,無數人為了引水,四處忙碌,可許多河水都已干涸了,即便是引水,也是有限,有時為了爭水,一番械斗便在所難免,即便是天子腳下,順天府亦難杜絕。
好在西山這兒是屯田所在,倒是沒人敢來搶水!
這世上,只有方繼藩搶別人的啊。
方繼藩心里,倒是極希望番薯趕緊生長,生出更多的番薯種來,番薯除了畝產量高,最大的特點就是耐旱,若是能廣為播種,不知可以救活多少人。
只是可惜,眼下怕是育苗,不知要耽誤多少時候了。
方繼藩這樣想著,這一日在屯田百戶所的莊子里,看著一盆盆水缸里的番薯,這些番薯又都生出了新芽,他對番薯有無數的期待,卻不知這個時候,該不該上奏此事,只可惜,按照以往的經驗,就算自己上奏了,怕在人眼里,也只是天方夜譚吧。
他心情略帶郁郁地從暖房里出來,迎面,卻撞見了王守仁。
又是這個家伙,竟還沒有走?
顯然,王守仁是特地來找他的,只見他臉色帶著點點激動,興沖沖地道:“學生想明白了。”
“什么?”方繼藩怪異地看著他,真的是有點看不懂這個人啊。
王守仁猶如一個癡人,他雙目發亮,口里道:“學生想明白為何王軾兵敗了,那匯聚在貴州的,大多都是各地的客軍,這些客軍,根本沒有在貴州作戰的經驗,所以王大人排兵布陣雖是穩妥,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