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殿試
王華氣得臉色蠟黃,一雙眼睛,鮮紅似血。
王守仁見父親發(fā)怒了,便索性緘口,沒有繼續(xù)說下去。
可是他是個執(zhí)拗的人,一旦心里有了主意,便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所以他布滿血絲的眼里,卻閃動著清澈的眸光,與父親對視。
呼……
王華決定還是不揍這個敗家玩意,自己畢竟是狀元公,要有修養(yǎng),要以德服人。
王華盡力用平靜的語氣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他語速極快地繼續(xù)道:“因而,才有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么,現(xiàn)在,你的前程就在眼前,明日的殿試,關乎你的命運,更關乎你治國平天下之欲,這些,你就不在乎了嗎?”
王守仁臉色僵硬,似乎是在思考。
事實上,他無時無刻都在思考,思考這東西是分人的,比如一個普通人,這叫瞎琢磨,而對于一個歷史上的大思想家而言,這就叫思考。
當然,現(xiàn)在王守仁還不是大思想家,自然,他現(xiàn)在是在瞎琢磨。
王守仁瞎琢磨了片刻之后,抬眸,眼眸里更加堅定,沉著地道:“父親,格物致知,證明是錯的,兒子曾格竹,格了三日,最終一點道理都沒有收獲。兒子還曾去格西山的農地,也是一無所獲。”
“你……你……”王華這次甚至氣得胡子都亂顫起來了,胸中燃起了熊熊大火。
“不過……對于殿試,兒子倒是很有信心。”王守仁笑了笑,頗為自傲的樣子。
一口氣差點提不上來,倒是聽了這句話后,王華總算臉色緩和了一些:“嗯?”
王守仁淡淡道:“方繼藩的幾個門生,若以八股而論,兒子不如他們,可以策論而論,他們……不足為道。歐陽志、劉文善、江臣三人,思維過于僵硬。徐經此人,心思倒是活絡,學問卻是差了一些。倒是唐寅,才情極好,可惜……他出身商賈之家,在策論上,怕也難有作為。”
這是真的一丁點也不謙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