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確實很香
這殺豬菜在后世是有名堂的,乃是東北名菜,原本是農村年每年接近年關殺年豬時所持的一種燉菜,一大鍋里,直接用豬的全部部位都丟進鍋里,有豬骨,瘦肉、五花肉、豬血,豬腸、豬腰子等等。
只一下子的,一股肉香便在這屋里里彌漫開了。
方繼藩興奮地道:“這是臣親眼看到殺的豬……”
眾人一聽‘豬’字,頓時有點忌諱起來,都不免看了看弘治皇帝。
后世之人,以訛傳訛,總認為明朝皇帝姓朱,所以不允許吃豬肉,這其實是天大的誤會,不過雖然允許,可老是殺豬、殺豬的喊,似乎……總有點……怪怪的……
好在這人就是如此,許多人都沒往心里去。
同樣的話,有些人說,這叫別有所圖,意有所指,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甚至可能是包藏禍心,居心叵測。
可有的人說出來,就是少年人不懂事;得了腦疾的人,真是可悲啊;這小子居然不懂察言觀色;童言無忌之類。
方繼藩,顯然是屬于后者!
不過……看到這殺豬菜端上來,雖是肚子餓得很,可許多人還是微微的皺著眉。
要知道,貴族除了東坡肉之外,是極少吃豬肉的。
當初蘇東坡之所以發明了東坡肉,并且流行,就是因為這豬肉腥臊,難以入口,而東坡肉不一樣,它放了大量的醬料,三斤豬肉里得放二兩蔥、二兩白糖、還需放四兩紹酒、一兩姜塊、三兩醬油。
因而在明朝,這東坡肉屬于富人不想吃,窮人吃不起的系列。
富人嘛,至多拿這菜來點綴一下,可他們可選擇的菜品多,自然也就不稀罕這東坡肉了。
而窮人呢,我特么的好不容易買幾斤肉,準備高高興興的過個年,你還要讓我去買白糖、酒水、醬料……且還是大量的放進肉里,這各種的作料,都已經不比肉便宜了。
因為大量的作料,可以去豬肉里的腥臊,可作料在這個時代,其實也算是奢侈品,許多人連鹽都買不起呢,得買摻著沙子的劣鹽,怎么可能還放這么多作料去做一頓肉?
在大明,則是吃羊的多,養羊的也多,豬,即便是在鄉下,也是較為罕見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