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師命
于是乎,而今對西山農書趨之若鶩的人越來越多,這反而令張信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了!
他深切的感受到,自己每一個研究,更該慎之又慎,記入農書中的內容,萬萬不可出任何的差錯,因為這關系到的不是他自己的一塊試驗田的產量,還有許許多多百姓的生計。
過年的時候,大家自是在自家熱熱鬧鬧的,等過完了年,西山書院就又開學了。
一百五十個生員,按時來此點卯。
方繼藩便又開始忙碌起來,看著這一個個朝氣蓬勃的生員,方繼藩想到了自己,當初的自己,也是如此的單純啊。
休沐了這么久,自是人心有些散漫,因而朱厚照和方繼藩毫不猶豫的帶著人去修水壩,開山取石,而后這些石頭用竹編的袋子裝著,建立堤壩!除此之外,一些需要灌溉的土地,挖出溝渠引水。
這修筑堤壩,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一旦修建完了,卻是造福四鄉八里,能使荒蕪之地變成良田,更可防備旱災。
沈傲等人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的,他們跟著莊戶們,將一個個石頭搬上壩,咬著牙,甚至渾身俱都被磨得鮮血淋漓,滿是青腫。
不過現在西山的待遇,顯然比從前好了許多,幾乎每日都有豬肉吃,西山還養著幾頭產不可描述的牛,能做到每日擠出不可描述的粘稠物,這不可描述之水,對于沈傲這些生員們,有著巨大的裨益,別看他們是書生,可如今卻可都是銅皮鐵骨,精力充沛。
越是吃了這些苦,沈傲和生員們便越是在傍晚時更奮發的讀書,對他們而言,讀書從前是最難的事,而如今,卻成了最輕松的事,誦讀著一篇篇的八股,提筆作著文章,實是再輕松不過的享受。
偶爾,朱厚照會帶他們騎馬,射箭。
他們養馬,漸漸開始熟知馬性,馬騎得多了,越來越嫻熟,如履平地,坐在馬上越來越穩,他們現在氣力越來越大,臂力驚人,穩穩的坐在馬上時,彎弓搭箭,準頭且不說,可威力驚人。
…………
一條河水將遼東與朝鮮國一分為二,而在遼東一側,大量的朝鮮國貴族與士人們建造了營地!
這里天寒地凍,雖是遼東都司送來了不少犒勞之物,可依舊因為過于苦寒,而造成了不少的傷病。
晉城君李懌乃朝鮮國宗室,李隆的異母兄弟!甲子士禍的當日,晉城君府的護衛們勸說李懌逃亡,一方面,是因為大明對于李隆的厭惡之心表現的十分明顯,否則豈會出現那一道申飭李隆的圣旨?
有了大明做靠山,那么晉城君殿下便有了依靠,只要去了遼東,天朝上國一定不會將李懌交還回朝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