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鎮海平波
寧波知府溫艷生而今又成了士紳們交口稱贊的好官,這位溫知府真乃無為之治的典范,救民于水火,官聲漸隆。
船已靠岸,水兵們下船,休憩之后,戚景通便揮著鞭子開始命人集結,鼓聲一起,個個吃得大耳腰圓的水兵們,便又精力充沛,各自攜帶武器集結,開始進行操練。
水寨里操練的呼喊聲,伴雜著水寨之外的嘈雜叫賣聲,相映成趣。
這是一個俗不可耐的世界,這個世界里,每一個人腦子里都圍繞著這世上最世俗之物而轉動,這里容不下絲毫的高雅,有的便是一群渾身銅臭之人,為了自己的明天而努力。
水兵們此時在烈日之下,操練著‘三才陣’,這三才陣乃是戚家軍的鴛鴦陣,在經歷過大小無數戰之后,根據實際的戰斗經驗改進而來。
其中大三才又分大小之分,大三才陣就是把兩伍并列的隊形變成橫隊,隊長持牌居中,左右各一狼銑,狼銑左右為兩長槍擁一牌,短兵在后……與此同時,無數個小陣,狼牙交錯一起,形成一個長蛇一般的橫面。
所謂狼銑,便是長矛的一種,頗有些西方方陣中的巨矛,利用其長度優勢,足以將敵人阻擋其外,使只擁有短兵的倭寇無法靠近,可直接戳傷敵人!與此同時,長矛手則伺機攻擊,作為補充,持牌兵則作為防守。
同時,水兵營里,還有一支專門的馬隊,馬隊護衛陣隊的左右,進攻時,負責突擊敵人側翼,一旦戰事不利,則回防保護側翼的安全。
至于后隊,即為預備隊,一方面作為補充,另一方面則裝配了火銃,在天氣合適時,他們會在敵人未靠近時,進行火銃攻擊,而一旦短兵交接時,則退至后隊,隨時接應。
任何陣型,其實都有其巨大的殺傷力。
可要發揮其效果,卻需苦練。
戚景通來此之后,主要便負責大三才陣和小三才陣的操練,他一絲不茍,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同樣的動作,讓水兵們去操練一百次、一千次,他隨時提著鞭子在隊列中逡巡,即便烈日灼心,渾身撲哧撲哧的冒著大汗,汗水黏著他的眼睛,很是不舒服,可他毫無怨言。
水兵們一次次的持矛、持狼銑刺殺,喊得喉嚨冒煙,盾手一次次的舉盾,下盾,再舉……
火銃手拉到了另一邊的校場,裝藥,射擊,再裝藥,硝煙彌漫。
三四十人組成的騎兵編隊,則圍繞著海港沿岸,來回打馬奔馳。
這樣的操練自也是疲累的,可水兵們沒有絲毫怨言。
他們有著一個最樸素的觀念,誰養活了自己,自己就該為誰下氣力,京里的朱太子和新建伯老爺,以及唐修撰等人,花了銀子買下的是自己的命,自己的賤命不值錢,自己唯一的長處就是這么一把氣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