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落花有意 流水有情
方繼藩心里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卻還是道:“既如此,那么只好見一見了,多謝殿下。”
“你我之間,不必相謝的。”朱秀榮竟帶幾分幽怨的看著方繼藩。
“啥?”
朱秀榮道:“好了,我身子好了許多,有勞新建伯診治。”
方繼藩只好悻悻然站起來,自己有惹她不高興嗎?又或者是,這又是傳遞什么?本少爺純潔的就像個白紙啊,這個事,不懂啊。
他朝朱秀榮作揖:“臣告退。”
………
翰林院文史館。
作為翰林侍學,王不仕主要負責的乃是文史的修撰,說穿了,他是修《憲宗實錄》的。
雖然修史的老祖宗司馬遷運氣不是很好,遭受了腐刑,可到了大明朝,修史之人,地位極為崇高。
他們都是自翰林中甄選,而且無一不是清流大儒,王不仕,就是這樣的人。
當今天下的人崇拜古人,便連謹身殿的牌匾,也是碩大的《敬天法祖》四字,正因如此,當今天下的一切法律以及對天下治理的觀念,甚至是一個人的好壞,都自可從古法之中,尋出典故,予以評判的。
就如皇帝下旨,要辦某某事,也往往會提到堯舜、太祖高皇帝,大行皇帝會怎么做,然后再客氣的道出皇帝本身的意圖,說自己乃是效法他們啊。
說再難聽一點,就算是有人要謀反,造反之人,也得先從古籍里,尋出一個類似的例子,然后將當今皇帝,套上商紂、隋煬帝這樣的例子。
總而言之,修史的人很厲害。
王不仕就是那個最厲害的人。
他所修的《憲宗實錄》,才剛剛開始,可翰林院上下的翰林,見了他,都不免露出崇敬的眼神。
王侍學,是有大學問的人啊,不然怎么會總裁《憲宗實錄》的修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