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有力人士
方繼藩心里一凜,升官了。
這還是個不小的官呢。
明朝的官有兩種,比如欽差巡海正使,這不屬于官,這是職差。真要舉例說明的話,這個差遣……倒是和三寶太監鄭和的差遣很像,只不過鄭和的差遣是‘欽差總兵太監’。
這就說明,從此之后,徐經將接過鄭和的衣缽,從此之后,為大明一次次的出海了。
可要出海,單靠一個差遣是不夠的,這一次出海,只有一艘人間渣滓王不仕號,數百個水手和官兵而已,可下一次的規模可能至千人,再下一次,規模還會擴大,甚至可能船隊的規模,達到三寶太監時近三萬人的規模。
一個如此龐大的武裝力量,出了海,想要服眾,就必須得欽差正使鎮得住。不知如此,沿途與各國交涉,倘若級別不夠,只怕也會畏手畏腳!
所以,弘治皇帝特別開恩,授予了徐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職’!
這才是正兒八經的官啊,是堂堂的正三品,一般是各省的巡撫,才掛這樣的官銜。
從一個區區七品翰林編修,居然一躍成為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這已完全的違反了官場上的常識了。
可這又如何?
當今大明,還有誰有資格,可以領著船隊出海?
下西洋乃大明當下國策,何等重要的事,眼下,不是徐經離不開朝廷,而是朝廷,離不開徐經。
而今的徐經,便是天下出海第一人,他已有豐富的管理和航船經驗,對汪洋有著卓越的認知,甚至,他還善于與各國交涉。
這樣的人,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而徐經則萬萬料不到,竟是右副都御史,一時有些蒙了,等他回過神,才連忙領旨謝恩。
…………
師徒相見,總有許多說不完的話,徐經雖是沐浴洗漱之后,煥然一新,可此時,當初小白臉的模樣,還是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