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圣君在世
連李東陽和謝遷二人,也微微皺眉,覺得有些過份了。
太子殿下平時不搗亂也就罷了,居然現在成了這些西山貢生們眼里,和堯舜齊名,成了使天下百姓,心悅臣服之人了。
太不像話。
弘治皇帝面容有點僵,關于這一點,他是萬萬料不到的。
這策論里,都在宣揚他們新學大道至簡,還有同理之心,又用太子做典范,這不是笑話嗎?
其實這十五人的文章,作的是極好的,畢竟刷了這么多日子的題,最大的錯誤,就是引經據典上,有爭議。
楊廷和原本還有些擔心,一見如此,反而放寬了心了:“陛下,西山書院諸生,這是說,堯舜尚且不如太子嗎?”
弘治皇帝端坐不動,心里很復雜,卻沒有做聲。
劉杰從容道:“回稟陛下,臣不敢太子殿下比之堯舜,只是堯舜過于久遠,臣遍覽天下古籍,對于堯舜的事跡,也只限于治河和路不拾遺而已,既然圣人言,堯舜乃是圣人,那么堯舜自然是圣人??梢匀昵暗膱蛩磥砘卮鸾袢罩哒?,臣卻以為期期不可,當今天下,人們尚空談,人人都是堯舜,可堯舜已久遠,他們治天下之法,又有誰人知曉?陛下問策臣等,本意在于,如何能使安天下,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因此,臣以為,太子殿下設鎮(zhèn)國府,建書院,開煤礦,培育新苗,抗擊倭寇,這種種行為,才是適應我大明的安民興邦之策。既如此,臣為何不能以太子舉例?莫非,策論之中,只許有堯舜嗎?便連圣人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天下的仁義賢明之士,非只堯舜而已。可臣舉太子,便遭人譏諷為堯舜不如太子,陛下,這楊學士,莫非是圣人嗎?引誰的經典,還需他點頭?”
這一番話,真是膽大到了極點。
可是……有些道理。
誰能料到,一場策論,直接將新學和理學的根本問題,暴露了出來。
許多翰林顯得有些不齒。
這不是太子能不能舉例的問題,而是拿太子來與堯舜相提并論,這分明有讒言魅上的嫌疑。
許多人躍躍欲試,想要駁斥劉杰。
劉杰卻很淡定,畢竟是王守仁教授出來的學生,其實在下筆之前,他也有過猶豫,畢竟當時太子殿下和師公教授自己殿試做題的時候,可沒要求他們提這個。
可一旦做了題,那恩師給自己講的大道理,瞬間便涌上了他們心頭,劉杰……忍不住,就下筆了。
何止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