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聰明的皇孫
可見陛下正在氣頭上,他哪里敢怠慢,立即道:“奴婢……遵旨!”
…………
眼前的小五臺山余脈已經(jīng)在望。
一群少年們,個個眼里放光。
浩浩蕩蕩的正德衛(wèi)校尉和力士們,旗甲鮮明,自出了京,他們人人騎馬,佩帶弓箭和刀劍,個個精神抖擻。
近兩個月的操練,幾乎從早到晚,從未停歇。
方繼藩制定的操練標準十分苛刻,從晨跑到列隊,再到騎射,幾乎沒有給他們絲毫的空間。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朱載墨等人,時時盯著。
現(xiàn)在,這些人馬,已經(jīng)有了一些模樣了。
平時給予足夠的給養(yǎng),可謂是大魚大肉,有了這些營養(yǎng),操練才可以持續(xù)下去。
養(yǎng)兵,尤其是養(yǎng)真正的精兵,耗費是極大的。
其中最大的消耗,是糧食。
在冷兵器時代,絕大多數(shù)武器都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再好的刀劍和弓箭,哪怕前期花費再高,卻也可以重復使用。
唯獨吃這玩意,卻不同。
大明尋常的衛(wèi)所,是平日耕地,閑時練兵,這些已經(jīng)淪為了武官們佃農(nóng)一般的士卒,是最慘的,三餐不及,青黃不接,戰(zhàn)力……自是沒什么可說的。
再好一點的士兵,則往往是武官們的家丁,一般的武官,往往會養(yǎng)著一批親兵,這些親兵,最后成為了家丁,猶如私奴一般,一般情況之下,他們不必從事生產(chǎn),武官們給予他們頗為不錯的待遇,比如……能給他們一口飽飯,而他們付出的,既是在軍中,對武官的絕對忠誠,使武官可以控制住軍隊。另一方面,則是在作戰(zhàn)之中,成為精銳,是武官們手里的尖刀。
可即便是這樣的精銳家丁,也只是保證你不餓肚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