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章:人去哪里了
弘治皇帝心里一動,叫停了馬車,和方繼藩一道下車。
這里是一處村口。
雪已停了,積雪已覆蓋了村前的小路,可這時候,依舊不見多少人煙。
弘治皇帝帶著人走進村里,這村里竟有一個學舍,學舍里,一個老儒生,正教授孩子們讀書。
弘治皇帝心里一暖。
看著這些孩子,弘治皇帝不禁激動起來。
學舍里的儒生似乎看到了來人。
于是,放下了戒尺,踱步出來,遲疑的看著弘治皇帝等人:“你們……找誰?”
弘治皇帝上前:“敢問高姓大名。”
“姓盧,盧文禮。”
弘治皇帝道:“鄙人朱大壽。”
“朱大壽。”老儒生搖頭晃腦:“這名兒不雅,俗。”
弘治皇帝臉抽了抽,隨即笑了:“大俗即雅。”
“有理。”盧文禮眼睛一亮:“敢問你們……”
弘治皇帝道:“路經此地,想歇一歇,可是這里,卻沒什么人煙。”
盧文禮捋須,微笑:“此乃文昌之地,難道你不知道,皇帝已來昌平了嗎?天子知書達理,是為了追尋大道而來,大楊山的毛紀毛先生,你也聽說過。”
說到毛紀先生,這位老儒生眼里放出光來:“毛紀先生桃李滿天下,教化四方,理學自他而始,鳳凰涅磐,由死而生,今天子亦來,為免天子沾染了俗氣,縣令早有命令,方圓二十里內,不得有俗人。”
弘治皇帝:“……”
方繼藩禁不住想要翹起大拇指,這位縣令老爺,真的很令人佩服啊。
弘治皇帝皺眉:“俗人們呢?”
盧文禮道:“這就不知了,想來,已經有人安置了吧,當時縣中的人,來的急。”
弘治皇帝沉默了。
盧文禮卻道:“我看先生能在此來去自如,想來,也是要去大楊山拜會毛紀先生的讀書人吧,既是途經此地,就是朋友,看到那宅院嗎?那大宅院里,住著的,乃是本地望族趙老爺,趙老爺乃士紳,詩書傳家,最好雅士,走,我且先讓孩子們放學,正好我引你去拜望。”
盧文禮居然顯得興致盎然。
他給弘治皇帝解釋道:“自從毛紀先生來了昌平之后,這里的士紳和讀書人,都受他的感染,趙老爺曾去拜訪過毛紀先生,毛紀先生對他甚是嘉許,趙老爺現在也算是毛紀先生的半個弟子了,回家之后,便開了這個學舍,招募了一些子弟讀書,還給縣里捐納了三百兩銀子,成日將毛紀先生的好處,掛在嘴邊。”
他扶了扶自己的綸巾,顯得很驕傲。
一行人進了大宅,弘治皇帝左右看了看,見這里還是有仆人的,便道:“這些人,豈不也是俗人?”
“這不一樣。”盧文禮笑了笑。
弘治皇帝在外侯了片刻,有人拿了他的名敕進去,一會兒功夫,門子請他們進去。
進了這三重的宅院,便可看到宅院里,竟有不少的人,多是仆從,顯得有些人滿為患了。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倒是方繼藩道:“莫不是,本地不得有俗人,所以這俗人,都進了趙家為奴,才可以幸免。”
盧文禮沒有否認,而是嘆了口氣,羨慕的道:“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趙老爺平時行善,傳播大義,現在,可不是運氣來了嗎?”
弘治皇帝臉色陰沉。
什么必有余慶。
這擺明著,官府要趕人,而想要留在家鄉,便只好,委身進這姓趙的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