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文成武德
最穩妥的方法,是依舊還是將他們放在京里和保定等地,可歐陽志卻一直力主將他們放入各州府中去。
科舉出身的知府和縣令們,對于新吏,往往是抱之以敵意的,畢竟出身不同,這些新吏,怎么將來可能升遷為官,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再加上的守舊觀念,怎么能容忍一群新吏在自己下頭行事呢,正因如此,朝中對此,放心不下。
歐陽志沉默了片刻之后,便認真的說道:“陛下,天下各州府,遲早要面對這個問題,今日不改,明日不改,后日呢?”說著,他不由頓了頓,徐徐給眾人分析。
“臣觀察到,許多州府,也想嘗試新政,卻是無可用之人,于是乎,打著新政的名義,將這經,念歪了。現在,新吏們就緒,派遣至各州府,定會遇到重重的阻力,會遭遇許多的問題,可天下上百州府,上千的縣,只要有一處,兩處,三處成了,便是一個好的開始,不試,便永遠無法知這水中的冷暖,遇到問題,去解決,總比永遠不去做要好,臣和許多新吏談過,他們知道若是分赴各州,會遇到什么困難,卻也有不少,愿意主動請纓,想試一試,困難終究會有的,可這困難,比之三五年前,新政初開時,總還算好一些,保定敢為天下先,開創了局面,各州府不過是蕭規曹隨,總是容易一些,那么,何不嘗試呢?”
弘治皇帝陷入深思。
劉健等人,也沉默了。
良久,弘治皇帝似乎想起了一旁的方繼藩,不禁側目看向他,淡淡開口道:“繼藩啊,你來說說看。”
方繼藩是看過邸報的,知道近來朝中的爭議,想了想:“陛下,最壞的結果,是什么?”
弘治皇帝:“……”
方繼藩自問自答道:“無非是官吏不和,滋生事端。可是……不派遣新吏,地方上就四海升平,一派祥和嗎?既然如此……確實該試一試。只要最壞的結果,朝廷能夠接受,那么,就沒有什么可畏懼的。”
弘治皇帝有些動容,不由輕輕點頭。
方繼藩隨即加碼:“何況,陛下乃是圣天子,在陛下的治理之下,天下已是漸安,天下大治,就在眼前,人們敬仰陛下,猶如敬仰自己的父親,百姓們歌頌陛下,如歌頌自己的母親。那么,陛下又有什么可憂慮的呢?”
方繼藩說著音貝不由提高了幾倍,一字一句的慷鏘有力:“哪怕是滋生了事端,也不過是這太平盛世之中,小小的不諧,以陛下的圣明,斷然不會動搖根基。陛下明察秋毫,選賢用能,視百姓如赤子,開萬世之先河,首創新政,惠及天下軍民百姓,此不朽之業也。可謂舉世矚目,萬古之一帝,歷代帝王,無處其右,漢武唐宗,亦不及陛下萬一,千秋功業,就在眼前,陛下豈可此時動搖?”
弘治皇帝聽罷,內心深處,升騰起了一股暖流。
聽著……真的很舒服啊。
劉健三人,抬頭看了方繼藩一眼,不禁為之動容。
只有歐陽志依舊面無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