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他,活了!
弘治皇帝向列祖列宗行大禮,三拜,祝禱,焚香,看著那琳瑯滿目的神位,弘治皇帝的心里,竟有幾分悲嗆,他抬頭,看著享殿里的裊裊青煙,竟不覺癡了。
漢家不幸,虎狼環伺,神州陸沉,中原板蕩,異族入主,自此,華夏血脈,幾絕矣。
太祖高皇帝,襄舉大義,于是,驅逐韃虜,天下歸心,日月重明,河山再造。
此后歷代子孫,或明或暗,或是或非,及至朕承大統,而今,百四十年矣,弘治皇帝念及此處,不禁想,百四十年了,日月蒙塵,這些塵埃,朕定當清洗干凈,不至祖宗為之蒙羞。
他穿著冕服,行動笨拙,待又行過大禮,而后,率百官至東配殿,東配殿里,香火鼎盛,弘治皇帝目光,落在了方景隆的神位上。
神位之上,乃是方景隆的畫像。
他抬頭,悲從心來。
我們都老了。
可新津郡王,忠魂卻已歸天,想來,定是列于祖先英靈之側。
禮官開始念誦祭文。
祭文里的每一個詞句,俱都是逐字逐句,經過翰林院、內閣,甚至是皇帝親自朱批過的。
這等摳字眼的行為,是一絲一毫都容不得差錯,什么樣的恩榮,立過什么樣的功勞,與皇家的親疏,都與祭文息息相關。
方繼藩已被宦官牽著,到了自己的位置,弘治皇帝聽到方繼藩的哭聲,心里也如鯁在喉,那祭文冗長,禮官念的又慢,他屏息而立,已是聽不清晰祭文的內容了,只是心里浮想聯翩,數不盡的哀涼。
東配殿外,百官紛紛垂手而立。
還未到他們祭祀的時候,彼此之間,也不禁低聲竊竊私語。
人死為大。
此時……人們低聲議論起新津郡王,不禁感慨:“郡王大功于朝,不驕不躁,堪為人杰,不啻武穆再生,武寧轉世啊。”
“方才見齊國公慟哭哀嚎,現在細細想來,齊國公喪父之痛,其痛悲絕,這孩子,還是有孝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