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被遺棄的蘇采薇
蘇采薇抿了一下嘴唇,俏臉上神色變幻了幾次,而后轉身去處理茶幾上的清潔。
將煙灰缸清理干凈重新鋪上衛生紙,用礦泉水濕潤后,她端起茶杯走向了茶水間。
只是高跟鞋細跟敲擊樓道間地磚的聲音有些大,像是一種抗議。
卿云嘴角撇了撇,鼻間輕哼了一聲,繼續埋頭處理著事情。
這個小蘇老師很漂亮,不客氣的說,顏值上完全不亞于秦縵縵。
特別是眉宇之間那江南女子一抹純凈的淡淡的婉約的美感,自成風流。
大山里的少年,沒讀過什么課外書。
初中圖書室里的圖書,全靠社會捐贈。
其實絕大多數都是課輔資料。
城市里的好心人普遍認為,山村里的孩子,缺的便是這些。
其實卿云一直認為,課輔資料肯定需要,但是每科有那么一兩本就足夠了,關鍵是在吃透,否則課輔資料再多也沒用。
農村與城市的孩子拉開差距的的其實正是那些閑書。
唐詩宋詞,每一首不長,也不會像一般讓人忘記時間,于是一套《唐詩宋詞全集》便是卿云打發休息時間的最佳選擇。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是蘇東坡在新婚之時為愛妻王弗所寫的‘集句’,新婚夜之時,看見妻子的美貌,以及新婚夜的快樂,讓一直被父親嚴加管教的蘇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
而后東抄一句,西搬一句,硬生生地拼出了這首妙文,來贊揚愛妻的美貌和愛情的甜蜜,也表明了蘇軾對唐代詩詞的融會貫通,信手拈來的嫻熟功夫,這是蘇軾填詞的最早試筆。
但可能誰也不知道,這是卿云的‘啟蒙’書。
少年到了懵懂的歲月,對某些事情本能的會產生興趣,何況大山里的少年,見過的野趣多了,自然比城市里的孩子在某方面開悟的還早。
所以,那時的卿云,腦海里,這首詞的下半闕‘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這句格外的引起他關于‘這到底是怎樣的歡娛?’的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