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儒家等級
幾千年內,日本不過攻打大明一次而已,還慘敗而歸,十年之內并無余力威脅大明。
大明如今國泰民安,疆域廣大。然連年征戰,國庫空虛,人口繁育尚顯不足,正是休養生息之時!
蕭大人不顧群臣反對,不顧內閣反對,不顧裕王大婚,不顧國庫空虛,執意遠征!以一人之好惡,凌駕整個朝廷之上!
蕭大人,章某人雖遠離朝堂,不問世事多年,但總知道凡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嚴黨當初囂張至極,仍不敢拋開規矩,只能在規矩內行事,蕭大人卻完全無視規矩,自定方圓!
即以萬歲之尊,尚需敬天法祖,不能肆意妄為。何以蕭大人竟敢以一人壓群臣,以孤身控朝堂呢?”
這一番發言,比起之前指責蕭風就是少正卯之時,氣勢更加雄渾,邏輯更加嚴密,堪稱蕭風有史以來遇到的對手中,最厲害的發揮。
但臺下卻鴉雀無聲,并沒有像之前那般狂風暴雨般的喝彩聲,而是寂靜如曠野。
這不是因為那些讀書人忘了自己該給誰加油,而是章臺柳的這番話中,對蕭風的指控太嚴重了。
如果說之前的論道,還都是停留在對蕭風道德層面的攻擊上,那么這一次,就是在指控蕭風是大明的權臣了。
權臣本身就不是一個好詞,但更要命的是,當權臣和兵權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是妥妥的火藥桶了。
臺下很多讀書人,對蕭風的改革舉措是不滿意的,認為他降低了讀書人的地位,讓朝堂上出現了雜學和女人。
但他們也都不是瞎子,他們看得到蕭風這些年都做了什么,因此對蕭風敬意和不滿,其實是同時存在的。
如果章臺柳能夠在道德層面把蕭風暴揍一頓,他們或許會狂歡,或許會趁機添油加醋,踩上一腳。
但他們并不想讓蕭風真的面臨殺身之禍,讓蕭風有什么不好的結局。對他們來說,蕭風不當官,就是最好的結局了。
按章臺柳的指控,蕭風確實比嚴黨更加危險。嚴黨還得欺上瞞下,想辦法讓表面上過得去,讓嘉靖看不出問題來。
蕭風卻是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了,直接就越過了內閣,越過了六部,直接暗示嘉靖,我要打日本,你同意我也打,不同意我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