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云在青天
除了秦始皇之外,看不起天下讀書人的皇帝都當不牢靠,所以嘉靖也必須做出表態:朕很重視你們!
殿試開始,三百名貢士在皇極殿里都穿著貢士長袍,等待著皇帝的提問。這里的考試氛圍雖然比會試輕松了許多,但大家還都是憋著勁的,畢竟誰不想當狀元呢。
殿試的標準文體是策問,也就是皇帝提個問題,讓貢士們回答,誰答得好,名次就高。策問的過程,有的用筆試,也有的干脆現場口答,看皇帝的意思了。
嘉靖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口答這種更快捷更省勁的方式,他腦子里一直在盤算的其實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狀元到底給不給嚴世藩。
因此他沒精力搞什么筆試,還得看卷子。帶著還沒拿定的主意,嘉靖出現在文華殿,立刻引來貢士們的一片“萬歲”之聲。
策論的題目是皇帝定的,一般都是皇帝有感而發,題目也比較靈活,帶著當朝皇帝濃重的個人色彩。其主要目的就是看看這些書呆子們的應變能力和思維能力。
畢竟將來都是要當官的,這些能力越強,自然工作能力也應該越強,就可以放到更高更重要的崗位上去。
主考官請嘉靖賜下題目的時候,嘉靖略想了想,居然出了兩句詩。
“我來問道無馀說,云在青天水在瓶。”
主考官摸不著頭腦,有心問清楚嘉靖,嘉靖卻已經半閉上眼睛,端坐在大殿的前面,高深莫測地看著下面的三百名貢士。
主考官只好將這兩句詩作為策問題目掛了出來,貢士們都傻眼了,這,這怎么答啊?
嘉靖淡淡地說了一句:“你等都是大明英才,難分高下,今日殿試,只看緣分深淺,氣運高低。
對上這兩句詩即可,誰想好了,誰就說吧。”
這首詩雖然有些冷僻,但殿中貢士哪個不是飽讀詩書之人?這么簡單的題目,萬一被別人搶先了怎么辦?
當下一個貢士搶先出列,大聲道:“萬歲,此詩出自唐朝節度使李翱的《贈藥山高僧惟儼(其一)》,確實是一首極有仙氣的詩作。”
說完來歷后,那貢生生怕嘉靖認為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干脆曼聲吟誦,充滿了感情。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