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騎兵出擊
巧娘心慌意亂的,老爺平時很正派,絕不是有意輕薄的。再說他那么年輕,就是有想法也不可能是對自己這個三十多歲的女人。要說巧巧再長大幾年,還是有可能的……
大同城外,韃靼兵正在燒殺搶掠。他們的殺和搶是有技術的,殺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而青壯年的,不管男女,一律捆綁俘虜,由一小隊騎兵押著先行撤退。
奴隸,在各部落中是硬通貨,壯實的男奴隸和美貌的女奴隸,都有相當高的價值,和搶掠的財物同樣意義重大。
此時,大同邊城上的副指揮董旸極目遠望,卻只能看見偶爾沖起的煙柱,看不見敵人所在。他空自咬牙切齒,卻不敢出城去拯救那些百姓。
城外的自然都是平民,有錢人不會住在城外,他們都在大同城內。如果再成功一些,更有錢一些,會往更靠近京城的方向移動。那些平民,明知道在城外可能隨時會被突襲的韃靼人抓走,卻也只能硬著頭皮生活。
在這里,畢竟不用交稅,甚至還有免費的土地。這都是朝廷用來交換他們性命的。離開這里,他們就會變成乞丐和流民。所以,他們用性命來賭,賭韃靼人不會來,賭他們能在韃靼人到來時,及時的躲進城里或藏進山里。
當然,大部分時候,他們能賭贏,但只要輸一次,他們就完了?;蛘弋攬鏊廊ィ蛘咦兂膳`,其實當場死去可能還好一點。
七天前,董旸跟著指揮江瀚出過一次城,試圖保護更多百姓進城。但他們遭遇了伏擊,江瀚眼見自己突圍無望,命令還有機會撤退的董旸帶兵回城,堅守不出。
天地良心,不是士兵們不拼命,實在是騎兵太少了,而步兵打騎兵,那就是拿命填。
倒是有神機營給發的一百多條火槍,但那東西只能打一響,面對大隊騎兵時根本來不及打第二下,也就是起個震懾對方的作用。如果大同的騎兵能跟韃靼人數量相同,這賬也不會打得這么窩囊!
一隊百姓正在拼命的往城門這邊跑,他們是第三撥了。之前他們藏在周圍的山里,現在韃靼人控制了外圍后,開始搜山了,一部分百姓被嚇到了,從各條小路下山,希望能沖進城里來。
百姓身后沒有韃靼騎兵的影子,但這不能說明問題。人的眼里有限,即使是最優秀的瞭望手,也僅能看出幾里外。而幾里路對騎兵來說,幾乎就是一眨眼的距離。
城門小隊的隊長在看著董旸,等他的決定。董旸明白,如果要開城門,騎兵就必須做好沖鋒準備。城門打開,敵軍如果沖過來,騎兵必須出去抵擋,延緩敵軍速度,以配合城墻上的火炮弓弩守城,確保城門有時間關閉。
但那也意味著,出城的騎兵可能會全軍覆沒。除非敵軍退兵,城門不會再次打開。
董旸笑了笑,露出兩顆大虎牙:“傳令兵,去通知總兵大人,就說董旸帶騎兵出城了。”江瀚死了,他是這座邊城的最高指揮??偙鴽]下達全軍不許出城的命令,他有權利自行判斷。
邊城是主城的輔助,能鎮守邊城的指揮使,基本都是總兵的心腹,與總兵有一定的默契。但他必須告訴總兵一聲,如果他回不來了,總兵必須馬上派人接替他的位置。
董旸開始披甲,上馬,提大刀。他想了想,把江瀚送他的腰刀也掛在身上。平時他不帶腰刀的,他認為騎兵沖陣,大刀都丟了,一把腰刀有什么用。江瀚送了他一把,他也不愿意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