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瑤看了看他手里的青魚石,這枚青魚石確實(shí)夠大。后世50~70克的青魚石,在全國市場上很少見。這枚大概有八十多克,更很少見了。但成品畢竟還需要保養(yǎng)和加工,要是保養(yǎng)不好,裂開都有可能,風(fēng)險也大。這個童瑤也和黃衛(wèi)國說清楚,見他沒意見后,才道:“這枚青魚石沒陰干,到時候陰干估摸有六七十克左右,三百二一枚嗎,叔你看行嗎。”嘿喲,這價格,童家人臉都熱了,這不是訛人嗎,咋那么貴。黃家其他人也不是冤大頭,紛紛出來說不愿意。童瑤攤手:“那不行我就不賣了,自己保養(yǎng),留著給我兒子戴。”她也沒報虛價,開動腦子使勁回憶青魚石的收購價的。前世老人家一個,閑的時候,不刷視頻干啥,魚貨方面的知識她最知道了。她敢說無論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她比在場的了解一點(diǎn)。她瑤瑤啊,最是公道,不可能坑人滴。黃家人反對的也就是兒媳們,她們覺得這顆青魚石腥得很,看不出有什么好。不耐吃不耐用的。就算對孩子好,那就一顆,老爺子給誰啊。老黃頭別看如今老了,他從小可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哪怕大革命那會被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