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阿公阿嫲家里遭賊
童瑤早上七點起來,天空陰沉沉,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
這天氣楊父出海也出不了,在家整理漁網(wǎng)。
宅基地那邊也停工,昨天開始叫人來幫忙挖地基,運石頭黃泥。
家里的娃也陸陸續(xù)續(xù)起床,不一會的功夫楊家院子里傳出楊大嫂和楊二嫂呵斥孩子的聲音。
童瑤洗漱完就去叫楊溪俊起床,昨晚下大雨,雨點砸在屋頂,動靜大得小家伙睡不好。
這會不愿起床,挪動屁股往床里鉆。
楊清樺走進來,看到這一幕眉眼含笑道:
“不愿起就給他睡會吧,外面下雨哪里也去不了。”
童瑤看實在叫不起這小家伙,隨他睡吧。
在房間收拾昨天換下的衣物,準備洗衣服。
楊清樺跟著出房門,幫著壓井水,院子里的井口有一個壓水泵。
農(nóng)村倒也不是家家都裝得起,有些家庭就是直接用繩子拴住桶,丟桶下井里打水上來,比較耗人力。
楊清樺從旁邊的桶里舀一瓢水倒入壓水井里,向下提撬架,如此呼呼幾下。
這瓢水就引著躲起來的水嘩嘩流回來了,用完后再在瓢里留下一半桶或一桶水,方便下次壓水。
家里的力氣小的娃,時常學(xué)著大人壓水,偶爾還被井把子打到臉,疼得哇哇直叫。
夫妻倆一個壓水,一個洗衣服配合得不錯。
楊大嫂拿著一桶衣服過來,理直氣壯道:
“阿樺,順便幫我壓幾桶水,我順便洗衣服。”
楊清樺倒是老實應(yīng)了聲。
童瑤看不得自家男人被大嫂指使,自家人幫點忙沒什么,就這語氣讓人聽著不得勁。
丟下桶就喊楊清樺:
“阿樺,晾衣服去,我去叫臭小子起床,早上睡那么多,晚上又鬧到大半夜才睡。”
童瑤念叨著走遠,楊清樺看了看桶,又看了看手里的井把子。
猶豫了一瞬,丟下井把子:
“大嫂,我先去晾衣服,你自己壓水吧。”
楊大嫂咬牙切齒的看著楊清樺和童瑤的背影,怨氣往心里憋。
這個童瑤,真是一點虧都吃不得。
童瑤叫醒兒子,快速幫他穿上衣服,帶去拉屎拉尿。
今天早上楊家一大家子難得湊齊在飯桌上。
童謠坐在飯桌上喂兒子吃飯。
大抵是最近楊家走運,就連楊大嫂和楊二嫂昨天去陶海,都能挖到兩大碗蠔蠣。
介于昨天銀鯧魚賣到好價錢,楊母難得大方了一回,大早上的就將兩大碗蠔蠣和雞蛋一起煎。
放在平時是萬萬不舍得。
阿公阿嫲也過來吃早飯。
楊大嫂夾了一筷子海蠣煎蛋給大兒子楊溪志,這孩子是個孝順的,夾起碗里的海蠣煎蛋分給娘:
“娘,你也吃吧。”
楊大嫂心里高興,看看她大兒子多懂事,瞥了眼和兒子一起吃的童謠:
“哎呀,我不舍得吃,你吃吧,你剩了我再吃。”
楊溪志扒了一大口飯就著海蠣煎,含糊道:
“太好吃了,我剩不了,娘你不吃我就吃完了啊。”
楊大嫂:……
她瞪著這個大孝子道:
“你好好學(xué)習(xí),爭取拿個九十分,以后娘天天挖給你吃。”
談到學(xué)習(xí),楊溪志蔫巴了。
童謠在一旁微妙的吃飯,自家這幾個侄子侄女,學(xué)習(xí)就沒一個好的,別說大學(xué)生,能讀到高中的都沒幾個。
這年代愛讀書的還真沒幾個,不知道是個什么原理。
楊溪志呼嚕吃完,放下碗嚷嚷:
“天天那么吃,我不膩了啊。”
楊大嫂覺得今天早上氣都沒順過,罵著走遠的楊溪志:
“就你這嘴用在學(xué)習(xí)上,回回能給我拿一百分。”
轉(zhuǎn)頭又向二兒子開口:
“這海蠣多難打,雞蛋多金貴,我辛辛苦苦給你去海灘打回來的,你多吃點,你知不知道娘小時候家里有多窮,別說雞蛋,蛋殼都吃不起。”
楊大嫂的二兒子今年八歲,和大哥一樣,鬼精鬼精的,將娘夾給自家的海蠣煎蛋還回去:
“娘,那還是給你吃吧,你都那么老了能活幾年啊,我還小,有的是時間吃。”
楊大嫂:!
童謠沒忍住笑出聲,這兩個侄子也太逗了。
楊溪俊醒過神,看到娘笑,他也拍著手跟著樂。
楊大嫂沒好氣的剛想罵童謠,楊母就先拍了拍桌:
“行了,吃飯就吃飯,吃飽了下桌,在這胡咧咧啥。”
楊大嫂心擰巴得跟酸菜一樣,她本來就站著吃,還下什么桌。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完飯。
這天氣也是怪,早上還陰沉沉的下小雨,這會又是大太陽。
童謠喜滋滋的和阿公阿嫲搬魷魚到外面曬。
楊母帶著楊清杰和楊青剛?cè)フ乩^續(xù)忙,趁著天氣好能干點就多干點。
楊大嫂和楊二嫂繼續(xù)去陶海,挖海蠣,淡菜。
楊父帶著楊清樺去海邊看海水和潮汐怎么樣,合適的話將船開回碼頭,今晚出海。
忙到中午,楊父和楊清樺回來。
童謠放下漁網(wǎng)過去問了一嘴:
“爹,怎么樣,晚上能出海嗎。”
楊父嘆了口氣:
“不行,別看現(xiàn)在是大太陽,海面上的風(fēng)還是大,估摸著這兩三天的天氣都變化無常。”
童謠理解的點點頭,這臺風(fēng)天的天氣就是這么怪,說不準。
果然,到了下午,又開始刮風(fēng)下大雨。
阿公和阿嫲回不去,今晚就在這邊住。
其實昨晚楊父就去那邊看了,建在海邊的竹房,扛不住什么大風(fēng)大雨。
昨晚下大雨,屋里都能漏水。
爹娘用盆子水桶在屋里接水,幾乎一晚沒睡。
就算老兩口不說,今晚也接過來這邊住。
家里留了老兩口的房間,收拾點衣物,和貴重物品就能過來住。
阿公和阿嫲也習(xí)慣臺風(fēng)天回來住,對此沒什么意見。
人老了愛熱鬧,以前出去住,也就是蛋家人的老一輩人的習(xí)慣。
家里也窮,就怕給家里增加負擔(dān)。
最近家里賺了不少錢,他們心里多多少少都有點改變。
回來就回來吧,等過段日子宅基地那邊房子建好,他們老兩口就能跟著童謠一家三口住咯。
這老兩口才拿衣物,貴重家底來住兩天。
那邊就被村里手腳不干凈的光顧。
童謠知道就罵罵咧咧站在院門口一兩天。
真是氣死人,肯定是村里游手好閑的二流子。
了解村里的情況,大半夜的就去撬鎖偷東西。
還好錢財啥的都拿回來,也就鍋碗瓢盆的放在那邊。
就這,都能被洗劫一空。
他媽的,村里真是小偷小摸多,啥人都有。
又沒抓到現(xiàn)行,只能吃這個悶虧,別給她抓到,不然打八瓣。
網(wǎng)頁版章節(jié)內(nèi)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nèi)容
請退出轉(zhuǎn)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