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眾矢之的
第二種是“公彈”,比如哪個官員引起公憤了,然后有一個彈劾的,出來一群彈劾的,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彈,帶點墻倒眾人推的意思,重在參與。
這種有一點點風險,因為很多臣子不會被這種公彈給彈倒,彈不倒,還得報復這群彈劾他的人。
第三種是“義彈”,一般干這種事的都是獨狼,也不提前和別人打招呼,直接站出來就說我要彈誰,我是仗義執(zhí)言如何如何的。
這種也是官員之間常用的攻訐手段,誰要是看哪個大人不順眼了,還沒到徹底翻臉的話,自己先不動手,讓監(jiān)察使彈他,畢竟這是監(jiān)察使的職權。
其他臣子彈劾別人,言之無物會受到懲治,監(jiān)察使就是干這個的,就算彈錯了也不會怎么樣,先讓監(jiān)察使看看市場反響,之后再做定奪。
一般就分為這三種,而“義彈”也有區(qū)別,也分為三種。
第一種,彈彈試試,能彈著就彈,彈不著拉倒。
第二種,使勁彈彈,要是給對方彈硬了,要反彈自己,那就在朝堂上開噴,互相揭短。
第三種,很少見,就是往死里彈,不是對方死,就是自己死,也可以理解為死諫。
這種風險高,回報也高,屬于是一把梭哈。
就比如現在這倆監(jiān)察使,直接將官位給押上了。
我用我的官職去彈他,彈不成,我就辭官。
為什么說風險高呢,因為有一定失敗的幾率。
那么為什么說回報高呢,除了彈劾成功外,官位能保住,即便失敗了,那也是刷名望,不少“死諫”的監(jiān)察使和臣子,因為彈劾某些貪官污吏或者權勢滔天的奸臣,最后雖然黯然退出了朝堂,卻能夠獲得空前的聲望,在民間載譽一片,只要有了名聲,就有很大幾率起復。
天子最不喜歡就是這種“彈劾”方式,動不動就老子不干了,你給我弄他,你不弄他,我就辭職,有點臭無賴的意思。
真要是實實在在“不干了”那也行,問題是很多臣子玩的就是高風險高回報這一套,看似沒了官職,實際上可能辭官之后所獲的“利益”比在職時還要多。
倆監(jiān)察使往那一跪,一副要和周正懷魚死網破的模樣。
周老板面色陰晴不定,他知道,這是世家動手了,因為三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