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公輸之后
韓佑不止沒搭理鐵妞,當那些孩子被聚到一起并告知他們現在能夠“自由”全是因韓佑時,韓大少爺也沒多看他們一眼,帶著王海在破宅子里走來走去。
墻外雜草叢生,宅內破敗,兩個月亮門都塌了,幾個主建筑老舊斑駁,蛛網遍布。
韓佑撮著牙花子,這地方要是放在后世的話,完全可以當鬼屋進行直播探險,再配個擦邊大長腿,禮物絕對刷爆。
“這都修多少天了,怎么是這個熊樣。”
韓佑叫了一聲,一個韓府下人跑了過來,也是很無語。
沒個修,都荒廢多少年了,一般都是遇了天災人禍,流民過來暫時遮風避雨幾天,流民走了后肯定什么都不剩了,墻皮都得摳下去。
其實還是韓佑太想當然了,大家也不知道他買了這破地方干什么,輕飄飄的丟下三個字“修一下”,鬼知道要修成什么樣。
“推了吧。”
韓佑看的著實心煩,朝著五個工部匠人招了招手:“過來,本少尹分配一下任務。”
五個和莊稼漢似的匠人走了過來,站成一排,有些拘謹。
一般衙署中分為官與吏,都是有編制的,唯獨工部多個“匠人”。
這些匠人是沒編制的,通俗來講就是臨時工,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他們真的是背鍋的。
這些匠人大部分都是祖傳的手藝,爺傳兒,兒傳孫,一代一代往下傳,都是負責“土木工程”的。
全都是百姓身份,不過在工部倒是有造冊,鐵飯碗是不假,只是飯碗不大,別說官員了,連吏都算不上,靠手藝吃飯,吃的不飽,也餓不死。
有活的時候,他們干,有鍋的時候,他們也是真的背。
實際上工部并沒有太多人手,除了官吏外,造冊的匠人也就百十來號,遇到活計了,這百十來號匠人就去雇傭百姓,他們負責指揮和檢驗,最后工部官員領功。
在工部,真正算的上人才,技術含量最高的就是這些匠人,但是待遇最低的,也是這群匠人,和后娘養的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