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半生積蓄
征辟最早是漢武帝時期推行的,自上而下選拔官吏,一直沿襲到了西漢時期。
皇帝特征,聘召名士大儒,為“征”,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屬官為“辟”。
不用想就知道,到了后期就徹底被玩壞了,一句話來概括,花錢就能上。
不過本朝還沒有哪個人是被舉薦的,前朝也就是康朝的時候,舉薦大行其道,科考可以舞弊,舉薦人才也是毫無規矩直言。
不說別人,就說馬老二吧,這家伙可謂是舉薦專家,行業大拿,專門干這事的,舉薦“人才”。
皇帝缺錢了,世家想當官了,找馬如龍。
世家先給錢,官員后給,事成之后,馬如龍與前朝昏君三七分賬。
說白了,舉薦這種制度直接被玩成了“買官兒”的游戲,要知道最初舉薦的核心是擇選良才入朝為官,初衷是想讓有才學有才干但是沒出身的人才入朝為官。
搞來搞去,被舉薦的人又變成世家子了,還是那些人。
想要擊敗惡龍的武器,最后變成了惡龍的盾牌,到了前朝,不能說脫褲子放屁的多此一舉吧,反正是脫高跟穿絲襪,聊勝于無。
周恪登基,到了本朝還沒有過舉薦的這種情況。
其實很多世家和官員早就看前朝那昏君不爽了,周恪登基后,大家的意思也很明確,周老板您可一定要做個人吶,千萬不能像前朝昏君那樣。
周老板也很聽話,的確是做人了,登基后直接做了三百多人,全是前朝舉薦上去的各道官員,查的查抓的抓,先殺后抄家。
那些暫時還沒被做人的各道舉薦官員們也很識趣,第一時間選擇請辭,深怕被周老板做掉。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周老板極為排斥“舉薦”制度,也正是因為如此,本朝還沒有哪個官員是被舉薦上來的。
這也就是說,韓佑很有可能成為開朝以來第一個被舉薦的人。
當然,這種事不可能天子來做,估計是讓申屠罡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