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一門忠勇
老錢沒別的意思,如果是平常時期,黃有為上了也就上了,畢竟大老黃在兵部待了那么久,公務什么的早就熟悉了,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戰時的話就要另當別論了。
平常時期,兵部尚書無非就是上上朝,研究研究軍器、糧餉、國朝將軍的選拔與任命、分析軍報等問題。
戰時,兵部尚書的權利和職責將要達到一個極高的高度,除了日常職責外,募兵、調糧、調兵遣將、戰役的謀劃、部署等等,可以說那時候的兵部尚書有著六部之中的第一優先權,其他衙署都需要進行配合。
如果要和高句麗結盟聯軍,內,韓佑整頓東海,整頓舟師,外,大周將士同樣要在戰船建造完畢后跨海而戰,這些事都與兵部尚書有著直接的關聯,非同小可,這才是錢寂等人有些猶豫的緣故。
事實上,正是因為如此,黃有為才讓李道至告老還鄉的緣故,要不是為了韓佑,他才懶得當什么兵部尚書。
其實李道至也挺鬧心,最早的時候黃有為入京,正是因為知道想要改變軍伍窘境需要在京中,在兵部,而非邊關。
帶著這個初衷,黃有為不停地謀劃著,誰知眼瞅著可以當兵部尚書并且改善邊軍窘境的時候,韓佑出道了。
然后大老黃就很懵逼,他發現自己要干的事,幾乎都被韓佑提出來了,并且也都被韓佑干了,還有他不想干的事,沒想到的事,也讓韓佑提出來了,并且讓韓佑干了。
在這個前提下,大老黃猛然意識到自己當不當兵部尚書都沒什么意義了,該干的都讓韓佑干了。
大老黃嘴上不說,心里是感激韓佑的。
正是因為如此,眼看著韓佑就要遠赴東海,大老黃為了韓佑也要當這個兵部尚書,深怕別人擔任這個職位后無法配合韓佑乃至拖了后腿。
“和朕說說,與諸位愛卿說說。”
書案后的老八極為重視韓佑的意見:“關于兵部尚書一職,可有想法或是章程。”
還是那句話,大家了解黃有為的能力,只是處理政務的能力,至于戰事,黃有為當初在北關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太過耀眼的戰績,而且聽說在北邊關的人緣不咋地,想來是沒什么作戰或是指揮能力。
“不用考慮吧。”
韓佑覺得這群人純粹是浪費時間:“除了黃侍郎,還有誰能擔任?”
如此直白的一句話,令君臣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