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懂規(guī)矩
要知道古人之間登門拜訪一般都會帶禮物的,講究寓意。
通常情況下都會帶只雞,這個雞不是市面上常見那種雞,而是雉雞,也就是野雞,也不是市面上常見那種雉雞,或是那又鳥,就是雞,小動物那個雞。
雉雞是一種幾乎無法家養(yǎng)的動物,不食嗟來之食,抓住后幾乎養(yǎng)不了,喂什么都不吃,最后很容易給它自己餓死。
有本書叫做《白虎通》,這本書和造型沒關(guān)系,主要是以陰陽五行來解釋自然、倫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常見現(xiàn)象。
書中對雉雞有過一番描述,士以雉為摯者,取其不可誘之以食,懾之以威,必死不可生畜,士行威介,守節(jié)死義,不當轉(zhuǎn)移也。
這句話也為野雞賦予了寓意,說雉雞的這種特性好比高潔之人的德性,就如同“士”一般。
除了野雞外,還有大雁,也是古代士人相互贈送的禮物之一。
因為大雁是一起飛的,至少兩只大雁在一起飛,多的時候幾十只,不管是群飛還是雙飛,大雁飛行的特性就是“飛成行,止成列”,意思為守規(guī)矩,能自律,象征著士大夫品行優(yōu)良,恭謹慎獨。
除了野雞、大雁之外,最后就是羔羊了。
羔羊的特性是群而不黨,領(lǐng)頭羊馬首是瞻,卿大夫地位尊貴,可君主國朝最忌諱權(quán)貴們結(jié)黨營私,所以贈送羔羊也意味著卿大夫一心一意效忠君王。
當然,意思是這個意思,后期都被所謂的卿大夫們給玩壞了。
以前朝舉例,玩的最明白的還得是馬家老二馬如龍。
野雞是真野,大姑娘沒穿衣服,身上沾的全是野雞毛,就說這是野雞,送到別人家府邸,就問你野不野吧。
大雁更牛b,嘴里叼著銀票,非說這是大雁飛累了上地上站著歇會,然后就不知道從哪刁起來一張大額銀票。
至于羔羊,那就比較直白了,羊肚子里裝黃金,說在草原上靠羊羔必須將肉靠的表皮金黃酥脆,但是真正的好廚子是可以將羊羔肚子里面也靠的金黃,實質(zhì)意義上的金黃,都掉黃金了。
孫守廷要韓佑登門拜訪別攜重禮,整只野雞就行,真正的野雞,不是那種口吐人語的。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老孫玩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想讓外人以為倆人有什么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