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蹤跡
救不救大皇子,這不是一個選擇,至少對韓佑來說不是。
于公,他是天子親軍,皇室成員要嘎,必須傾盡所有將這龜孫兒救回來。
于私,他很敬佩周驍這種愣頭青,該救,當救,應(yīng)救。
要知道周天鳳當初并非是只集結(jié)了五萬番蠻攻關(guān),和狼部老鐵以及司空昭聊過之后才知道,周天鳳要打的是一場持久戰(zhàn),當時好多山林中的部落都呈觀望狀態(tài),除此之外還有好多部落沒過來,也有兩萬多人,就這七萬人,加上之前未出現(xiàn)過的軍器,南關(guān)沒準還真受不住。
所以說這次守住南關(guān)的頭功,段千峰和周驍不分伯仲,少了誰都不成。
于公于私,韓佑都覺得應(yīng)該將周驍帶回來。
不過這里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為了救一個大皇子,還是頂著反賊頭銜的家伙,一旦出了閃失會不會付出很多軍伍的生命。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果不出兵的話,南關(guān)軍伍有可能會死更多的人,周驍?shù)纳矸萏^特殊了,萬一有朝一日真的平反,沒有出手營救的南關(guān)軍伍很有可能倒霉,這種倒霉還和老八無關(guān),畢竟周恪很在乎基層軍伍。
既然要救,就要做好萬全準備。
驍騎營兩千騎卒,弓馬營兩千,弓騎一千,關(guān)內(nèi)步卒三千,共八千人出關(guān)。
五千騎卒是要深入山林的,三千步卒只是出城,方便接應(yīng),不會跟著騎卒深入山林。
韓佑也要出關(guān),倒是沒人阻攔。
邊軍無故不得出關(guān),大皇子周驍現(xiàn)在還頂著個反賊身份,韓佑無法用任何官方的方式調(diào)集邊軍,只能親自跟著,以后回京的時候也能根據(jù)實際情況編瞎話。
就算沒這方面原因,韓佑也想出關(guān)。
來一趟南地,來一趟南關(guān),不出關(guān)見識一番,就如同去了開業(yè)酬賓打五折的洗浴城只搓個澡,遺憾滿滿。
事不宜遲,城門嘎吱嘎吱地拉了上來,已是整裝待發(fā)的五千騎卒,如鋼鐵洪流一般馬踏荒涼大地疾馳而去。
城頭上的任蒼麟古井無波,旁邊站著的唐清楓倒是不經(jīng)意呈現(xiàn)出了憂容之色。
對小唐來說,大皇子周驍死不死的,無所謂,他怕韓佑出了閃失,如果韓佑出了閃失,問題可能要比南關(guān)被圍還要嚴重,嚴重的很多很多。